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157章 内政调整

第157章 内政调整(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将军府后宅,苏如兰笑意盈盈地出来迎接:“拜见四叔,见过妹妹。”

“哈哈,不必多礼,”苏珙笑道,“几年不见,兰儿都成将军夫人了。”

苏如兰说道:“外子这将军名号,可没那么正统。”

“见过兰姐姐。”苏如惠抱拳行礼。

虽说她们是堂姐妹,却也只见过一次面,苏老爷子对苏如惠并不接纳。

苏如兰见她一副妇人打扮,便问道:“妹夫没来吗?”

苏如惠回答:“他在家里忙着处理事务呢。”

忙什么事务?

自然是管理山寨事务。苏珙在那山寨,带着一帮兄弟占山为王,名义上是躲避乱世,实则也干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只是不轻易招惹普通百姓罢了。

苏珙见院子里只有惜月一个丫鬟,苏如兰还得亲自帮忙端茶倒水,不禁说道:“你这儿看着有些冷清啊,怎么不多添置些奴仆?”

苏如兰微笑着回答:“外子已经废除奴仆制度,自家怎能违背呢?院子里雇了六个帮佣,也足够应付日常了。”

“原来如此,”苏珙纯粹是在打探情况,接着转移话题问道,“有大哥的消息吗?”

苏如兰说道:“父亲如今担任宣州府别驾。”

苏珙笑道:“升官倒挺快。”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这时,李佑终于归来,苏如鹤和苏爽也一同前来。

饭菜摆好,李佑举起酒杯,说道:“我敬四叔一杯!”“好说。”苏珙爽朗大笑。

苏如鹤也举杯敬酒,说道:“我和苏爽离家后,本想寻找四叔,没想到却遇见了佑哥儿,还一同闯出这般大的局面。”

“你要是找到我,怕是现在还在当山大王呢。”苏珙感慨地说道。

李佑只是微笑,并未主动提及心中所想,他已猜到苏珙此番前来的目的。

众人推杯换盏,热闹了好一会儿。终于,苏珙忍不住说道:“唉,我本没想过造反,可隔壁突然冒出个黄巢。东边是你,西边是黄巢,我夹在中间,实在难受。”

李佑笑着说:“只要不打仗,没谁会盯着四叔的地盘。”

苏珙的地盘,处于连绵群山之中,位置偏僻,土地贫瘠,确实没什么吸引人之处。

但从军事角度来看,却极为重要。一旦占据天河镇,李佑就能轻松防御西边之敌。若不是苏珙盘踞在此,李佑早就出兵拿下了,毕竟那原本就是陈留县的属地。

而黄巢那边也颇为有趣,李佑若向北扩张,黄巢的地盘便会被李佑的势力所保护。官兵只有先消灭李佑,才能去征讨黄巢,又或者是从其他方向派兵来攻打黄巢。

见李佑始终不主动挑明,苏珙只好自己开口问道:“我来你这儿做事,怎么样?”

“好啊,求之不得。”李佑笑道。

“有什么条件?”苏珙问道。

李佑认真地说道:“第一,必须推行分田,四叔也不例外,每人最多保留二十亩地。当然,四叔那边山地多,可适当多留几亩。第二,四叔若想从军,必须解散自己的队伍,将其打散编入我的大同子弟兵。第三,四叔只能担任哨官,暂时统领九十多人,且不得驻扎在天河镇。”苏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感到愤懑。

他可是带着地盘和队伍来投靠李佑的,没想到李佑却要将其吞并整合。

这也就罢了,他本以为能得到个高级军职,结果却只让他做个哨官,手下士卒还不到一百人。

李佑解释道:“在我手下做事,只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基层做起;二是自己开拓新局面。比如周武,一来就担任水军统领,因为我手下原本没有水军,全靠他自行组建训练。还有王锋,一来就负责兵器制造,兵器制造局也由他来筹建。便是李邦华,也是先出面组建粮行,做出政绩后才得以升迁。”

“行,我做哨官。”苏珙无奈答应,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才能,再加上苏家的关系,打几场胜仗后肯定能得到晋升。

李佑大笑道:“欢迎四叔加入,来,大家满饮此杯!”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李佑又对苏如惠说:“姐姐若愿意做事,可加入宣教团,在我这儿,女子也能为官。”

“那敢情好。”苏如惠高兴地说道。

又闲聊了一阵,苏如兰突然说:“如鹤年纪也不小了,我物色了一年,总算找到个合适的人家。”

“哪里人?”李佑问道。

苏如兰说道:“鄢陵县举人郑允龙的侄女。”

李佑没有立刻表态,继续问道:“郑家什么情况?”

苏如兰显然做了充分准备:“鄢陵郑氏,是荥阳郑氏的分支,始祖可追溯至汉大司农郑众。鄢陵郑氏虽出自名门大族,但这一支早已衰落,自大唐开国以来,都还没出过进士。举人郑允龙一家,共有三百多亩地,可族里人口众多,每人要分二十亩都不够。”

这种情况属于小地主,除了被强制分家之外,其实并没有太大损失。

李佑规定地主家中每人可保留二十亩地。但郑家的田产平均下来,每人只能分到十八亩。

苏如兰又说:“这位郑举人,已经多次参加会试却都落榜,对考中进士心灰意冷,家里又没钱给他买官。因此,郑举人做事极为积极,已在鄢陵县升任镇长,还写了篇称赞分田的文章。”

“此人可以重点培养。”李佑决定将郑允龙树立为士绅典范。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