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赵眘入宫后建节(被授予节度使)、封公、入资善堂,都是在赵鼎主持下完成的,秦桧上台为宰相后,就有换储君的思想,一是赵鼎是他最主要政敌之一,他推荐的皇帝继承人,秦桧当然不愿意接受,二是赵眘和秦桧不合拍。因此秦桧一当权,便提请进封另一皇位候选人赵伯玖为崇国公。即便如此,因为赵构不同意换,赵眘的继承人位置,秦桧始终无法动摇丝毫!
公元1149年,地方上奏降甘露、治安好监狱空无一人,赵构特意告诫秦桧说,上奏狱空不是好事,要查证验实,虚假的要治罪,否则,甘露瑞芝之类的虚诞东西就会多起来。赵构还对秦桧说,百官近期轮对(官员轮流面对皇帝,指陈朝政,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多人请假,轮对制度,就是让朕闻所未闻,有什么忌讳?诸如此类的告诫,就是敲打秦桧,防止秦桧蒙蔽自己。
再如公元1154年进士考试,秦桧想让自己孙子秦埙做状元,赵构毫不给面子,直接出面干预,将秦埙降为探花。
正因为秦桧的“相权”没有最后拍板权,所以他威胁不了赵构的“皇权”,相权和皇权没有冲突,秦桧也就安如泰山。
二,秦桧虽然对下作威作福,但是对赵构谨小慎微,很尊敬。前面叙述过,秦桧甚至不允许秦熺穿黄色的衣服,因为赵构传黄色龙袍;秦桧得知妻子王氏在吴皇后面前吹嘘,家里的海鱼比皇宫里的多、比皇宫里的大,立即让王氏送青鱼进皇宫,甘受吴皇后嘲弄,等等。
秦桧从不在赵构面前大声说话,即使是和政敌争论,内容也是三言两语,语言精简,点到为止。李光曾和秦桧在赵构面前争论,李光性格耿直,说话冲,直接斥责秦桧。而秦桧,一直默默承受不说话,李光说完后,他仅说了一句:“李光没有人臣礼节!”一句话就兜在赵构的心窝窝里。
三,秦桧的办事能力确实强悍,赵构用得顺手,乐得清闲。所以有言官弹劾秦桧,赵构直接说;“秦桧,是国家的司命”。司命是什么,是神话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赵构对秦桧能力是多么认可!
秦桧死后,赵构对他的评价是: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
假如你是一位领导,你的下属中,有一位既和你有共同语言,又非常尊敬你,而且办事能力超强,拍马屁的水平又高,你会不会喜欢他?赵构用秦桧,正如清朝的乾隆皇帝用和珅一样!
佐料:《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二,《宋稗类钞》卷二记载:秦桧死后,赵构对杨存中道:“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其畏之如此。
对这句话,很多人解读说,赵构为了防范秦桧,经常在朝靴中放匕首,以备不测,赵构害怕秦桧以致到了这种程度!是这样么?我们来略微分析一下。
秦桧是公元1090年生人,赵构是公元1107年生人,两人相比,赵构年轻十七岁;秦桧书生出身,读了一肚子书;赵构皇子出身,除了读书,还需练武,如果两人年龄相仿,秦桧也远远不是对手,何况秦桧大了近二十岁,赵构有必要携刀防备秦桧吗?假若秦桧动用武士,皇宫安全警卫是杨存中负责,如果秦桧能调动皇宫警卫,赵构藏把刀又有何意义?
这句话赵构有没说,存在疑问,如果真说了,为什么对杨存中说?就有很大学问了。
秦桧死时,跟随赵构的元老只有杨存中、刘錡在世了。刘錡外放,朝廷中唯剩杨存中!杨存中负责宫中保卫长达二十五年,“权宠日盛”。秦桧在,秦桧可以压制杨存中,秦桧死了,无人与之抗衡,所以赵构特意对杨存中说这句话,以此敲打杨存中,暗示你杨存中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啊,还让我皇帝在靴中藏刀保护自己!杨存中听到这话,会是什么反应?他能不谨小慎微吗?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