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31年,鼎澧镇抚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军乘车船、海鳅船攻夏诚水寨,在下沚江口(湖南汉寿东北)被义军击败。义军缴获官军车船后,广伐鼎、澧地区松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车楼大船,严密设防,陆耕水战,既取得水战优势,又获田蚕补充,实力日益增强。
公元1132年十一月,朝廷命李纲、解潜等领兵讨杨幺,并无成效。
公元1133年四月,杨幺自号“大圣天王”,立钟相少子钟子义为太子,正式“称王称霸”。和中国古代很多起义军首领一样,杨幺称王后,迈向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他睡的床,都用黄金打造,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杨幺的逐渐壮大,让赵构骨鲠在喉。公元1133年六月,赵构命荆南、潭、鼎、澧、岳置制使王躞统兵三万五千人,节制水军统制吴全等部万余人,战船数百只,偕统制崔增、吴全、高进趋洞庭湖。
公元1133年十月,王躞至岳州,率舟师与杨么车船水军短兵激战,船小不敌,败退桥口(湖南湘阴西南)。留崔增、吴全等设伏岳州艑山、洞庭湖口、牌口等处,自率神武前军万余人进鼎州,会合程昌寓部水军,企图两面夹击,包义军饺子,一举歼灭义军。杨幺觉察到王夑企图,将计就计,设疑兵引诱王夑上当。
十一月,王躞、程昌寓率军出下沚江口,水陆并进,逐个围剿义军水寨,所至皆扑空。而下游预伏宋军发现湖面车船,万余人争乘数百只舟船贸然入湖拦截。将至阳武口(湖南岳阳),义军车船突然回旋,纵横冲撞,官军猝不及防,舟船皆被撞沉,崔增、吴全及属下无一生还。义军获阳武口之役大捷后,回师又败王躞等军。
公元1134年正月,程昌寓派杜湛、王渥攻破杨幺皮真砦。七月,杨么乘江水暴涨,率车船水军出湖反击,尽歼社木寨(湖南常德东)守军,守将许筌战死,王躞败逃。义军屡战获捷,兵势日盛,更让大宋朝廷深感不安。八月,王夑因为征讨杨幺无功,降为光州观察使。
至于谁来平定杨幺,我们在其他章节再讲。
佐料:《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七记载了孔彦舟之所以入澧州的原因。
孔彦舟初名孔彦威,为东平府钤辖,和知东平府权邦彦不和。孔彦威和一赵氏宗室女私通败露,权邦彦打算以此惩罚孔彦威,孔彦威事前探知,率亲信部众逃离东平府,权邦彦获悉后,亲自率军追赶,孔彦威用弓箭射中权邦彦后,得以逃脱,于是改名为孔彦舟,索性破罐子破摔,领着部众反叛,从东平府一直南下,一路烧杀抢掠,渡过长江后,占据了澧州。
孔彦舟占据澧州后,又出兵攻鼎州,但一直不能得手,钟相起义,迅速占领了武陵,对孔彦舟很轻视,对鼎州虎视眈眈,鼎州官吏担心守不住,便派人请孔彦舟入城,孔彦舟大喜。
孔彦舟前脚刚离开澧州,钟相后脚派人占了澧州。孔彦舟进了鼎州,却如强盗入城,杀官吏军民、占用官私仓库,抢掠公私财物,鼎州民众真是“前拒狼,后招虎”!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