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31章 复大位

第31章 复大位(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韩世忠从平江发兵后,张浚又想在心理上摧垮苗、刘两人,第二次派冯轓去杭州带信给苗刘两人,这次,张浚毫不客气地指责道:“自古有说法:言涉不顺,称为'指斥乘舆';事涉不顺,称为'震惊宫阙';废立之事,称为'大逆不道',大逆不道者将被灭族!建炎皇帝没有失德之处,你们一举让他逊位,这是臣子应该做的事吗?”

苗、刘见了张浚这封书信,确实又增加了几丝惶恐!

害怕归害怕,但总得想办法应对啊!苗傅、刘正彦两个榆木脑袋一碰,好不容易蹦出一条妙策:分化瓦解。

三月二十三日,苗、刘两人以朝廷名义下诏,晋升韩世忠为定国军节度使,张俊为武宁军节度使兼职凤翔府。而张浚,则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彬州安置。

苗、刘两人目的很明确:看你“团练副使”张浚这个芝麻官,怎么来指挥韩世忠、张俊两位节度使?

计策是好计策,可惜晚了,不管用了,韩世忠、张俊都明确不接受。而张浚更为狡猾,接到贬职的诏书后,怕手下将士解体,谎称是召他进杭州的诏书。

苗、刘几乎黔驴技穷,只得派遣苗瑀、苗翊、马柔吉等人率“赤心军”守住杭州东北门户临平。

三月二十四日,吕颐浩率军到平江,张浚乘坐小船迎接,两人在吕颐浩的战船上见面,商讨下一步行动方案。

吕颐浩慷慨道:“道君皇帝时,我劝谏开边,差点死于宦官之手;后来劝降盗贼,几乎死在荒山野岭。这次勤王如果不成功,不过全族被诛而已,为社稷而死,岂不痛快?”张浚少不得要恭维几句,敬佩一番。随后不久,刘光世率镇江兵也赶到了平江。

吕颐浩即在战船上起草讨伐苗、刘的檄文,指明苗傅、刘正彦的滔天罪行。命韩世忠为前军,张俊为侧翼,刘光世为游击。吕颐浩和张浚总领中军,刘光世率军殿后。

二十五日,吕颐浩、张浚将檄文布告天下,正式进军讨伐苗、刘叛逆。当天,张俊先从平江发兵,刘光世随后出兵。

苗、刘两人闻张俊、刘光世在吕颐浩、张浚指挥下发兵,又想出了一个点子,三月二十八日,任命张浚为“同知枢密院事”,一下位列吕颐浩之上,因为这是朝廷任命,具有法律效力,苗刘想以此笼络张浚,同时,也是一种分化手段,借此激化勤王内部矛盾。

五天时间内,张浚从黄州团练副使瞬间位列宰执行列,比过山车还“过山车”。

好在勤王部队已经铁板一块,张浚、吕颐浩并不理会。二十八日,两人统领中军,从平江出发,第二天抵达吴江。

苗、刘听闻勤王大军陆续逼近,慌了手脚,两位榆木疙瘩彻底歇菜。此时冯轓还在杭州,他找到宰相朱胜非,请他率百官迎接赵构复辟。

朱胜非见苗、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召他们到政事堂,镇定地对他们道:“'反正'事已经没有异议了,要选择日期迎请朝廷,百官都有章奏,二公也应该写奏章。”

苗傅面红耳赤,羞惭无话。回头望着刘正彦。刘正彦起身道:“突然奏请'反正',前后事体相矛盾啊。”

朱胜非脸色一沉道:“前日王渊不应当入枢密院,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相比今日之事,哪个轻哪个重,二公心中没有数吗?勤王之师之所以没有快速推进,就是等二公反正的时间,否则,太后下诏,让我率百官请太上皇回宫,二公将置身于何地?”

刘正彦站立着,哆嗦了一下,没有回答,苗傅长叹一声道:“那只有一死了!”

朱胜非怕苗刘狗急跳墙,忙假装高声责骂王世修,说都是王世修让苗、刘两人误入歧途。苗刘两人低头不语,痴痴呆呆,朱胜非乘热打铁,让王世修在政事堂快点代表苗刘两人起草奏章,拿到军中给统制官以上的将领全部签字。

苗刘两人等到王世修拿着奏章出门,才仿佛从梦中惊醒。又担心事后遭清算,朱胜非便诱骗他们说,可以让朝廷颁发“免死铁券”。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