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赵佶转念一想,如果赤裸裸地下诏禅让,那不是给天下人一个贪生怕死的把柄?赵佶灵光一闪,于是导演了一幕“活剧”。
二十三日,赵佶在宣和殿召见宰辅大臣,宰辅大臣奏事完毕,赵佶宣布提拔吴敏为门下侍郎,辅佐皇太子。随后,赵佶对宰辅大臣们道:“晚上再来商量!”
二十三日傍晚,赵佶在玉华阁和宰辅大臣们相见,此时吴敏和宇文虚中又在阁外请求入对。赵佶对宰辅大臣道:“等朕召见吴敏、宇文虚中后,你们再来相见。”
赵佶分别召见宇文虚中、吴敏后。又让吴敏留在殿外,接着召见宰辅大臣,可赵佶还没有说两句话,忽然两眼发直,气闷胸塞,右手刚按住前胸,猛地一个跟头从御榻上摔下来,不省人事。
宰辅大臣们慌了手脚,忙命左右内侍扶起赵佶,大家七手八脚搀扶赵佶到保和殿东阁。手忙脚乱地灌了几碗汤药,赵佶才悠悠地睁开双眼,喘了几口粗气,示意内侍扶他坐起,索要纸笔,用左手写道:“朕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如何了得大事?”
宰辅们一时没反应过来,无人开口说话,赵佶又写道:“诸位如何不说话?”变故太突然,宰辅们面面相觑,还在懵懂之中。
赵佶见自己的戏演得太逼真,把宰辅们搞迷糊了,无人能跟上节奏,只好自己揭开老底,又写道:“皇太子赵桓可即皇帝位,我以道君皇帝的名义退居龙德宫。吴敏是朕超越提拔的人,一定不会辜负朕,可以让他来起草禅位诏书!”
吴敏当然愿意做这事,不一会,吴敏将草拟好的诏书拿进来,赵佶此时已经“能说话了”,赵佶看完诏书,指着结尾道:“此后,我便自称为'予'。”
皇太子赵桓经过一番推辞后,第二天即皇帝位,上赵佶尊号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几天后,赵佶搬出皇宫,回到二十五年前的故居龙德宫。赵佶成了大宋王朝的第一位太上皇,此时年近四十四岁。
佐料:宇文虚中以中书舍人身份任童贯参谋官,卢沟河之战,宋军败退,宇文虚中跑了,等到燕京收复,朝廷议论功劳,宇文虚中回朝,升为翰林学士。
公元1125年秋,宇文虚中再次跟随童贯从军,金军犯太原,宇文虚中和童贯从太原跑回开封,赵佶又升他为资政殿大学士,京畿宣谕使。等金军逼近汴京,宇文虚中又跟随赵佶跑到宿州、亳州,直到宋金第一次议和后才回来,宇文虚中又被升为签书枢密院事。宇文虚中三次跑路,三次升迁,京师为他争相传言:“一走为'内翰',再走为'大资',三走而为'枢密'。”
宇文虚中后来代表南宋出使金国,金国将他扣押,宇文虚中被迫在金国为官,金朝的官制、禄格、封荫、谥讳等制度都是宇文虚中依照唐宋规章来制定的,因此金人将他称作“国师”。后来秦桧将他的家人全部送到金国。
但是宇文虚中身在大金,心在大宋,暗中利用各种机会阻扰金军入侵大宋,并向大宋传递情报,公元1146年,宇文虚中在金国被人告发,以谋反灭族,享年六十八岁。公元1179年,宋孝宗追赠宇文虚中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愍。公元1207年加赠少保,赐姓“赵”,算是盖棺定论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