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46章 禅皇位

第146章 禅皇位(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公元112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河北、河东、燕山府宣抚使童贯及参议官宇文虚中从太原返回到汴京。宇文虚中是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兼任童贯的参议官,之前一再提醒朝廷防范金国、提防郭药师,但是赵佶和宰相王黼不听,还将宇文虚中贬为集英殿修撰兼任参议官。

宇文虚中回来向赵佶汇报了太原情况后,赵佶对宇文虚中后悔地道:“王黼不听爱卿忠言,以致造成今日局势,怎么办啊?”

失败了就怪部下,这是很多人喜欢用的伎俩,赵佶更是如此,尽管王黼也不是什么好鸟!

宇文虚中道:“如今应该下罪己诏,境况或许有所更改!”

赵佶当即命宇文虚中起草诏书。诏书略记:“朕言路壅塞,听到的只有阿谀奉承之言,佞幸之人掌权,奸诈之徒得志!上天震怒,可朕不醒悟;百姓怨声载道,朕却蒙在鼓里!”还有求直言纳谏、遣散宫人、裁简用度、返还土地等措施。

赵佶看了诏书,面露尴尬之色,但口里连连说:“件件都可施行,朕如今不吝改过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可他刚放下罪己诏,又反悔了,提出还需要斟酌斟酌。措辞太尖锐,自己心中堵得慌啊!赵佶一改就是三四遍。宇文虚中看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将从前线带来的金国讨伐檄文呈给他,赵佶一看,上面全是咒骂自己的言辞,不由得又气又怕,流着眼泪道:“罢了、罢了,发出去吧!”

同日,赵佶又命宇文虚中为河北、河东路宣谕使,宇文虚中调熙河路经略使姚古、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领兵赴汴京救援。可两人远在千里之外,远水难解近渴!

再说此前一天,即十二月二十一日,赵佶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后,吴敏和好友太常少卿李纲私下议论当前局势。李纲道:“陛下让皇太子担任开封牧,莫非想让太子在开封留守?敌人如此猖獗,不传给太子以皇帝尊号,难以招徕天下豪杰。太子恭敬勤俭,足以守卫宗庙社稷,你的职责是进谏献言,怎么不对陛下说清楚?”

吴敏问:“圣上是有东幸的想法,让太子监国可行吗?”

李纲道:“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在灵武的形势,不称帝不足以恢复国家,可是唐肃宗称帝并非出自唐玄宗的旨意,后世都觉得有缺憾,很可惜啊。圣上聪明仁恕,你的进言如果得到了采纳,天下幸甚!”

二十二日,宇文虚中出宫后,吴敏请入对,赵佶召见。吴敏详细地秉奏了李纲的见解,并补充道说,臣的意见和李纲相同。赵佶本来有禅让的想法,只是没有正当理由,不好自己开口。现在李纲、吴敏提出,赵佶心中大喜,立即传诏,命李纲入殿。

李纲早作好了功课,割开手臂,用血写奏疏道:“皇太子监国,本来是常礼,可如今大敌当前,安危存亡在呼吸之间,还需要遵循常礼么?名分不正而掌大权,怎么号令天下?陛下希望侥幸成功吗?假如传帝号给皇太子,让他为陛下守宗社,聚拢将士之心,以死抗敌,天下可保!”李纲诏书刚念完,赵佶的决心也差不多下了,那就是赶快禅让,赶快逃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