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写每周二、周五送货,\"周大民说,\"您们厂里得当场验收,要是有问题,得马上指出来。\"
\"成!\"老张刷刷记下来,\"那钱款呢?\"
\"这样,\"周大民琢磨道,\"头一个月您们先现结,要是没问题,以后再改月结。\"
老张点点头:\"有道理,那我再加上'甲方需当场支付货款'这一条。\"
写完后,他又念了一遍,确认没问题,才让周大民签字。
赵兰香在一旁听着,心里直叹气:儿子长大了,这生意场上的事都懂了。
\"对了,\"老张收起本子,\"这是一式两份,您拿着这份。要是厂里有人刁难,就拿这个说话。\"
周大民接过协议,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这年头能有张白纸黑字的,总比光靠嘴说强。
送走老张,赵兰香笑道:\"你小子,跟你爷爷一个样,做买卖就是精明。\"
周大民摇摇头:\"这不是精明,是得讲规矩。咱们山里人,说话就得算话。\"
他继续处理着手里的皮子,心想:得赶紧把这批货准备好。
第一单生意,质量上可不能含糊。
这可关系到以后的长期买卖。
风还是那么冷,但周大民的心里却暖暖的。
处理完最后一张狍子皮,周大民直起酸痛的腰。
这活计干了整整两天,总算把第一批货准备好了。
\"师傅!师傅!\"院子外传来钱强的喊声,\"老张回来了!\"
周大民抬头一看,老张正领着几个人往这边走。
\"谷师傅,这是咱们厂的老师傅,姓刘。\"老张介绍道,\"听说您手艺好,特意来请教。\"
刘师傅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袄,但腰板挺得笔直。
\"不敢当不敢当,\"周大民连忙说,\"我这都是老辈传下来的皮毛活。\"
刘师傅摸着胡子打量着晾在院子里的兽皮:\"好手艺啊!这刮得多均匀,火候都恰到好处。\"
一个老行家的夸奖,让周大民心里暖暖的。
\"您老要是不嫌弃,指点指点。\"他谦虚地说。
\"那可说好了,\"刘师傅笑道,\"您得把这手艺教给我们厂里的徒弟。\"
老张一拍大腿:\"对!我都忘了说,厂里给您批了个临时工名额,一天两块五的工资!\"
两块五可不是小数目,一般社员干一天活也就挣八毛。
\"这。.\"周大民有点犹豫,\"可山里现在不太平。.\"
\"您放心,\"老张说,\"咱们先选几个机灵的徒弟,您在家教就成。等山里的事处理完了,再去厂里上班。\"
周大民想了想,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那成,\"他说,\"不过得先说明白,这手艺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
\"这个您说了算!\"老张痛快地答应,\"您看哪几个徒弟合适?\"
周大民把钱强叫过来:\"你去把铁柱和来福找来。\"
没一会儿,三个徒弟站成一排。
\"从今天起,\"周大民严肃地说,\"你们跟着刘师傅学手艺。好好学,学不会别想回来!\"
刘师傅打量着三个年轻人:\"先说说制皮的步骤,看你们记不记得住。\"
钱强第一个举手:\"我知道!先脱毛,再刮油,然后上盐!\"
\"错!\"周大民和刘师傅同时喊道。
刘师傅笑了:\"看来得从头教起。你们几个跟我来。\"
他来到晾着兽皮的地方:\"先闻闻这皮子,有没有异味?\"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