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个美好的季节,古人赞美的诗不少:“阳春白日风花香”,“啼莺舞燕,小桥流水正红”,“不须迎向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然而,春西和姚纪福、迟红美去全州燕王府的路上,却看不到春天,田野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比人高。村庄里多是戴红头巾,握刀持枪的士兵,没有青壮百姓,不见美丽姑娘和欢乐少年,仅有少数年迈衰老身体佝偻的老头老太蹒跚而行。好多人家关着门,好多烟囱不冒烟,好多人家已家破人亡。
春西恨战争,他想打仗时逃回家,可想到小治,心又哀伤又踌躇起来。小治父母一定在家抱怨了,要怪爸妈安排两个孩子去丹阳错了,他要活着回去,知道小治死了,小治父母还不闹翻天。
在全州镇外的小树林边,三人停下撒尿,姚纪福咬牙切齿地对二人说:“报仇的机会来了,我要让长毛头头都吃河豚吃死,我弄河豚时不去毒。”
春西听了一惊,问:“他们死了,你逃得了吗?”
“我已经五十一了,一只脚伸进棺材了,活得差不多了,和他们一起死,到阴间去见被长毛杀了的老婆儿子。”
春西又说:“大家都知道河豚有毒,他们会让你先吃的。”
姚纪福个头不大,肌肉发达,长着前低后高的方头,胡子拉碴的脸上现出蔑视的神情,他有些得意地说:“我想到这一步了,我有一种药,是用河豚血和三种中药调制的,吃了药再吃河豚,半个时辰内河豚毒发作不了,要过半个时辰再死。等到那时,长毛头头都吃了河豚翘辫子了,和我一起见阎王了,哈哈哈!”姚纪福开心地笑了,仿佛自己已与仇人同归于尽了。春西还是第一次看到他笑,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悲壮开心,心头有点酸涩又有点担心。
傍晚时分,晚霞抹红了西方的天空,成群的鸟儿在清军与太平军工事相对的两边飞来飞去,时而停在树枝上鸣叫观望,时而钻入草丛中觅食。它们是战争的旁观者,是战争的中立者,它们好奇地看着这些曾经的农人,一个个不拿锄不扶犁,都拿起了刀和枪;他们不种麦不插秧,让它们吃不到米和麦,只能吃难消化的草籽。它们大惑不解,叽叽喳喳地发着牢骚,有一群鸟飞到了燕王府园中的树枝上,它们闻到了美味佳肴的香味,想着也能分享点残羹冷炙。
大伙房里一片忙碌,十几个大厨师一字排开,站在十几口大锅前煎炒烹炸,油烟升腾,香味扑鼻。
姚纪福坐在伙房门口,等待宴会开始上菜。红烧河豚是晚宴的第一道菜,他带着两个年轻人到了伙房,就开始动手。上午收拾好,一共是一百条河豚,每条半斤左右。午饭后休息片刻,便上灶开烧,先油炸,接着是放葱姜蒜,再下香醋和酱油焖炖。做好后分装到一百个深口小盘,盖上盖,搁在十二个大蒸笼中保温,只待一声“上河豚!”便可上桌。
姚纪福今天烧河豚用出了全部本事,一条条烧好的河豚都是金黄色,都没有一点破皮,没有一点断裂,味道特别鲜美,汤汁也好,咸淡浓稠适宜,闻闻便垂涎欲滴。
宴席一共十二桌,都是大八仙桌,分四排摆在祠堂第一进大堂上。燕王秦日纲、侍王李世贤、丞相陈玉成在第一排中间主桌,其他将领依级别分坐。杯碗筷匙已摆好,四个冷盘摆在桌子中间,分别是镇江肴肉、盐笋尖、五香豆腐丝、茅山香菇鹅肝。
众将领已经到齐,看到秦日纲、李世贤、陈玉成从侧门进来,都起身欢呼:“消灭清妖!共享太平!”
大家欢呼后落座,燕王秦日纲开始讲话,姚纪福忙走进伙房旁休息的小屋,到挂在墙上的棉袄里摸药,口袋都摸遍,也没有摸到,很是着急,头上冒出汗珠,看到春西进来,他说:“我的药怎么没了?”
“药我吃了。”春西淡定地说。
“别开玩笑,给我。”
“真的我吃了。”
“为什么?”姚纪福惊愕地瞪大了眼。
春西平静地说:“你和红美都是家里的独苗,我家人多,我死了还有三兄弟。”
“你抢什么?你年轻,才十八岁,我老了。”
“不说了,我们一道出来的两个人,有一个已经死了,我回去也不好交代。”
“你——你——”姚纪福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不说了,我这儿有丞相府的特别通行令牌,上完河豚,你和红美就走。”说着,他把一块玉制令牌塞到姚纪福手中。
“上河豚!”
“上河豚!”
传菜的叫喊声一声接一声传到伙房,姚纪福神色凝重地指挥帮厨的士兵们,把十二个大蒸笼抬入大堂,搁在长案上。开盖后,众士兵端着冒着香气热气的河豚盘子,摆到每张桌子上的每个人面前。
将领们看到色香味俱佳的河豚,都忍不住拿起了筷子。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