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九十一节 改革

第三百九十一节 改革(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朝廷加三饷,可是商税却一分没加,三饷全都家在了普通百姓头上,豪绅的也收不上来,天下焉能不反?”

杨潮不由叹道。

黄fèng府拿着单子的手也不由颤抖起来,触目惊心啊。

“fèng府啊。我大明运河上有三十三个钞关,可是收税最多的临清钞关,每年不过八万两。大明每年草场地收入还有四十多万两呢”

杨潮说着不由站了起来,感到十分的荒谬,大明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马场,比如孝陵卫就有,这些草场每年打草卖的钱,还有四十多万两。

可是商税呢,商税鱼课富户历日民壮弓兵,并屯折改折月粮等项银总共加起来才十四万两,就算将大运河上的钞关收入算入商税,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万两银子。

“回禀大都督。非是朝廷不收商税,奈何祖制有限,不敢加征啊。”

黄fèng府低声道。

杨潮叹道:“这个本督如何不知。洪武帝有谕:曩者奸臣聚敛,税及纤悉。朕甚耻焉。自今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朱元璋在明初时候,认为元代收的商税太重,做小生意的小商小贩都要收税,这让他感觉到“朕甚耻焉”。于是发出了谕旨,婚丧嫁娶舟车丝布等项都取消了征税。

对于一个工业化前的社会,经济活动基本上也就是衣食住行为主,那么舟车丝布就绝对是大头了,这些东西不收税,基本上也就不用收了,事实上大明朝的商税因此几乎废除了,知道万历皇帝派出太监到各地收税,最后被天下文官骂的狗血喷头,还酿成了多地的暴乱,这些暴乱如果不是有当地豪绅支持,杨潮才不信胆小怕事的市民会自发发动。

接着杨潮道:“不过既然是祖制,那就是治理祖宗江山的,如今的江山,可不是祖宗的江山了。该改制就必须要改制。”

黄fèng府听着,突然浑身颤抖了一下,他本来还打算用朱元璋传给子孙的那句遗诏“后世臣工,声言改制,以谋反论”。

朱元璋编制了《明皇祖训》一书,将他执政的经验都写了进去,希望能够传给他的子孙,怕子孙胡乱施政,命令一字不得更改,有文臣谏言改制,那就是谋反。

本来黄fèng府想用这个劝说杨潮的,但是杨潮一句“如今的江山,不是祖宗江山”等话,让黄fèng府的心中升起了滔天巨浪,他认定这是杨潮表露心机的话,大明的江山不是大明的江山了

那是谁的江山?不言自明

江南直隶,地大民富,人众兵强,此乃王霸之资也

一瞬间黄fèng府心中就已经认定,杨潮有称王称霸之心,而且杨潮最有实力问鼎天下,那么作为杨潮头号幕僚的黄fèng府,将来的地位就是刘伯温李善长那样的人物,位比宰相

这让他如何不震动,相比他家中那几个铺子,简直不值一提,不由大骂自己竟然为了区区小利,险些错过百年基业了。

“大人教训的是,该改制,不知大人想要如何改制?”

看到黄fèng府转变了态度,杨潮还是很欣慰的,让他看自己找人去户部抄录的税赋明细,让他看到天下百姓的负担,他就能转变心态。说明他还是有良知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