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现在已经启灵成功,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也受到了村民的敬重与爱戴,身份地位与往日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却仍然改变不了这些村民脑子里“读书无用”“读书就是浪费时间”的固有观念。
从桂花婶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上辈子在某些贫困山区,那些死活都不让自家娃上学读书的家长身上的影子。
在他们看来,读书跟在家里吃闲饭有什么区别?
而且一读就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几年,最后还不定会有什么出息。
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儿下地干活,学门手艺,多赚点儿钱,早点儿结婚生子来得实在。
说到底,三娃子的阿爹阿娘,还是不相信他能把三娃子教导出来,不想让三娃子在十八岁之前,都在家里吃闲饭。
更担心三娃子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努力读书,到最后却不能成功启灵,成了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甚至连祖传的打猎手艺都没有学会的废物。
“孩他娘说得在理,三娃子是我家唯一的男娃,我还指望着他能早点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呢,不能让他去读书!”
牛向东这时也接过媳妇儿的话,抬头向牛长顺与李骥说道:
“长顺叔,骥哥儿,我知道你们是一片好意,也谢谢你们能这么看得起三娃子!”
“但是三娃子真不是那块料,他也没那个当秀才老爷的命!你们若真是想找村子里的娃娃读书,不如去三才哥或是春来哥家去看看。”
“他们家里的男娃多,而且个个都比三娃子灵醒,肯定都是读书的好材料!”
得。
牛向东不但一口回绝,而且还很热心的向他们推销起了别人家的孩子,这是铁了不心的不想让三娃子跟他读书啊。
李骥无奈的轻耸了耸肩,不由把目光移向了旁边已经被气得不轻的牛长顺身上。
他收学生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偿还牛长顺的人情,并不说一定要非收不可。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