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他这一番‘胡说八道’,朱厚照讲,“日本的事情,你要多加思考。掠夺过甚,就是竭泽而渔,所以要时刻注意,不要真的将人逼得只有死路一条,最后便是联合起来将我们赶走了,虽说不怕他们,但是总是会影响朝廷的银钱收入,也不能把这门生意做得长久。适当的,还是允许他们做一些农业和其他产业,以此度日。</P>
此外,既然坐拥银山,明年朝廷便不会再拨军粮了,在日本的驻军便用银两从当地农民手中购粮吧,包括其他的生活所需,也都一应就地采购。采购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亲明的‘伙伴’,其中的合纵连横之道,你都明白,就不必朕多说了。”</P>
严嵩自然点头,“臣心里清楚,自然是分开购买,这也算是对亲善我朝的大名的一种支持。臣之所想,还是用日本人治日本人。”</P>
就是如此,扶持一些‘日奸’,让他们保持强势地位,这样有人反对,就命令他们前去清剿。</P>
聊了些这桩事,朱厚照的心情很不错,于是又和他畅想起那三百万两银子,“这笔横财得的太过容易,而且连续两年,想必朝中眼热之人不少。不过朕早有打算了,如今海军的关键估计你也清楚了,没有海军,朕的圣旨到了海外就是一句空话,因而造船增兵,这是不可避免的了。</P>
朕已经下旨,将在台湾岛一南一北新建两处军港,命名为台北和台南,听福建巡抚奏报,岛上虽然多山,但也不缺乏平坦之地,朕准备移民实岛,在当地广种粮食。这便是除日本之外,第二个能为海军供粮的地方了。”</P>
严嵩出海一年,已然想过这类事,“陛下,大海虽然一望无际,不见尽头,不过海上却分布着诸多岛屿,如果能将日本之例推广开来,经年经营,这样一个岛一个岛的延伸控制,我大明的疆土岂不是轻易便远超历代先朝?”</P>
朱厚照点头,“不错。其实前几年朕已经下令在台湾建设了一个港口,不过岛上人烟稀少,还是不够,然则今年是要往岛上送人的。而且这台湾知府,朕还得好生琢磨一番,必得派遣一得力之人。”</P>
台湾虽然台风较多,但却是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要不怎么叫宝岛呢,只是以往开发不足。</P>
但大航海时代,他们这边已经开了个端,这个‘不沉航母’的价值马上就体现出来了,只要中央稍加经营,农业、商业繁盛起来,想必很快就会成为新的经济中心。</P>
可惜严嵩是不行了。</P>
“皇上雄才伟略,臣只有叹服了。”</P>
“行了。”</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