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启安因为忙前忙后的帮人收拾东西,因此躲过了一顿打。</P>
过来看到这一幕也是有点目瞪口呆。</P>
这让老小子不由得庆幸:“还好啊,还好我没想着带鱼,我只是想带一些鸟回去。”</P>
但那些丹顶鹤不怕人,尽管出来的看热闹的乡亲越来越多,他们还是不肯走。</P>
估计还是在等有人拿着美味的鱼过来,让它们能够再抢夺一番。</P>
最后,还是陈凌把丹顶鹤赶走的。</P>
晨雾散去后,余启安和港岛那些人也走了。</P>
张书记他们也跟着离去。</P>
陈凌带着王素素和三个娃娃,去了县医院一趟,看望了一下杜鹃,送了点吃的。</P>
顺便晌午也在梁红玉家里吃了顿饭。</P>
下午,天气暖和起来了。</P>
陈凌便去把大农机,那辆巨型的拖拉机开到打麦场,把玉米芯摊开,开始来回碾压。</P>
这个活要有耐心。</P>
跟在有粉碎机的情况下,把玉米芯丢进去就能一下子粉碎是两码事。</P>
用重物碾压,即便是这种大农机,也不会一两遍就行。</P>
一百斤的玉米芯,往往需要一小时往上,才能彻底碾压完成,达到使用的标准。</P>
好在陈凌干这种事,从来不心急。</P>
而且今天除了几个平时走动比较近的来帮忙,村里也没什么人过来打扰他。</P>
主要还是村里今天又有结婚的。</P>
今年到了下半年,陈王庄结婚的,说媒的,那是真的多,一个挨着一个。</P>
这次来了港台的同胞,又来了大领导,那家伙来说媒的就更多了,城南的城北的,藤河乡的风雷镇的。</P>
哪里的都有。</P>
陈王庄的姑娘小子们是一个比一个吃香。</P>
十七八岁,就有人找上门来了。</P>
而且只要那女双方看对眼了,定亲和结婚就非常快。</P>
往年结婚,从选好日子,到各种筹办,相隔时间大多为一年。</P>
也就是先定亲,一年后的日子结婚。</P>
但今年不是,两三个月就把婚事办了。</P>
生怕陈王庄这边反悔似的。</P>
陈大志、王立献、陈宝栓几个,在打麦场这里一边说着话,一边帮陈凌把碾碎的玉米芯装走,运到农庄。</P>
王聚胜也时不时带着大头来溜达一遭,给他们送点水和吃的。</P>
张巧玲手挺巧,做的锅巴和江米条十分好吃。</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