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卖会上随随便便就能卖出去上百两银子的宝贝,看着让人眼热,但是亲自接触了,才知晓个中玄机。
咬牙挺着撑完了一天的义卖会,卢少夫人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回去之后面对婆婆的问询的目光,更是有苦难言。
若这件事不是她自己求来的,此时推脱倒还有几分道理,可现在她已经在婆婆面前跨下了海口,又已经得罪了小姑子,想要再把这差事的丢给小姑子,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自然,这些也不是最让卢少夫人纠结的。
她今日便发现了义卖会的确是赚钱,但是几乎都是左手换右手的把戏,至于那些送去战场上的军资,其实谁也没见过。
这个秘密让她的心脏怦怦直跳。
倘若她继续留在义卖会,她也能轻而易举地置换一大笔钱粮来。
从前无战事时,大盛的粮价波动起伏并不大,但如今时事变化,百姓们也不吝在自己家中藏些粮食。
盛京里的粮价已经悄无声息地涨过一轮了,只是普通百姓们并不能察觉,只以为是正常的涨幅。
但相比较往年粮价上涨的时候,今年的时间则是提前了。
是想办法脱身,还是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卢少夫人一时间有些犹豫。
-
有经验的生意人已经发觉了如今盛京内最好做的生意就是粮食生意。
能够赚钱的生意永远是最受欢迎的。
一时间盛京内的粮食铺子门前格外拥挤些。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可他们甚至来不及囤积多少粮食,就眼看着粮价一路飙升,逐渐到了一个让他们买不起的位置。
百姓们忘粮心叹,而每天都要标记着援军的物资被马车送出盛京。
运粮的马车在大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印记,百姓们都以为这些粮食会被送往军中,供应兵将,但是这些车子只是在城外转了一圈,最后一半趁着夜黑风高被送回城内,一部分则是被藏在了外面。
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最终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卢少夫人这几日满面春风,在家中见到卢十一娘的时候更是满面笑容:“小姑出落得越发水灵了。”
卢十一娘:“嫂嫂这几日怕是忙坏了,看着倒是有几分憔悴。”
卢少夫人顿了顿,然后以帕掩唇用欣慰的语气道:“还是姑娘家心疼人,不过妹妹不必担心我,这忙也就是这一阵子的事情而已。”
卢十一娘微微颔首:“今日我陪母亲看家中的账册,厨房现在才采买的粮食似乎都不便宜,不知嫂嫂可清楚?”
“怎么好让妹妹为这些琐事操心,妹妹十指青葱,哪里用得着翻看什么劳什子账册,我这便让人寻些诗词古籍来给妹妹看。”
“至于粮价这种小事情,不过是商人们一时之计,不会影响什么的,妹妹放心好了。”
卢十一娘笑问:“嫂嫂为何觉得我这随口一问是不放心?”
家中的小姑子养的骄纵了些,又读了一些不知所以的书,说起话的时候便无端有一种噎人的感觉。
卢少夫人一时分不清卢十一娘是有心还是无意,但还是笑着把这件事圆了过去。
不过是涨价而已,又能怎样?
“再涨下去,百姓们就真的吃不起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