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玉回到长安府邸中还沒有几日朝中又生大变陇右节度使李昌符对四川用兵了
关中地处南北两大山系之间、由渭河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地堑一一关中平原原之南有东西逶迤四百多公里的秦岭作为屏障自西西东分布着高耸入云、沟壑万仞的太白山、首阳山、终南山、南五台、翠华山、骊山以及挺拔而峭峻的华山东延至豫西的崤山;原之北有六盘山的余脉一一陇山向东有千山、岐山、乔山、梁山、九山矍山、嵯峨山、尧山、及黄龙山等构成逶迤连绵的北山山系
在平原之西陇山由西北向东南同秦岭相接阻隔关中西缘「仅给渭水留出一条通道而在关中平原东缘咆哮于晋陵山间的黄河自北直下在韩城冲出龙门山之后河面宽阔成为平原东端的天然界沟由前所述可知关中平原这四圣环山的地形就构成了作为秦、汉、唐都城所在地的天然防线
阻山河四塞地肥富饶可以称霸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四钥锁关稳若磐石历史上如非关中内乱或内部统治者腐朽不堪以致怨声载道军心涣散仅凭外部武力非数年之功极难攻破
不过自唐末以來关中大地一分二一半划入了陇右吐蕃人的统治范围关中地盘缩水这北萧关使不属关中所有关中山脉环绕同外界交往的通道处固然有处险关像陇关、峣关、五里关、临晋关、牧护关、金锁关、石门关等等可说是关隘林立但处于关中向外的大道上具有“锁钥”意义而起到控制作用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的门户则只有四个那就函谷关、武关大散关和萧关
萧关被吐蕃人占据多年今又落入陇右节度使李昌符之手则关中的北大门实际上已经打开而吐蕃人连年征战狼烟不息早已被关中守军所熟悉李昌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败吐蕃人因为速度太快关中京师对此还一无所知并不知道陇右军已气势汹汹挥戈南下准备在巴蜀之地也分一杯羹藩镇自相攻伐已经司空见惯了朝廷自然也不上手
李昌符本來是一个诗人在年及弱冠的时候李昌符的诗名骑气已经很大了在寓居长安时他同著名诗人郑谷酬唱诗歌就颇为频繁但他懒得把自己经常向人作为投卷用的诗文稿搞搞装裱之类的漂亮“门面”因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知名度的继续扩展致使他很久也未能考取进士正处于苦闷中的李昌符忽然灵感一闪他想要做些别致而又出奇的做法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他在旅馆里一口气写上50首七绝《婢仆诗》昌符把这些诗写好后又努力地对之推敲一番然后就让它们在公卿间宣扬开了由于他这些诗作往往都触犯着奴仆行事的忌讳所以不到十天时间人们在阅读了他这些诗之后都不由大大地给震惊着了因此在咸通四年(863年)获得了很大知名度的昌符一举考取进士成为在名场上尽情争逐的人们所艳羡的对象
但是有些事情本身往往就是一柄双刃剑正当昌符春风得意之际那些被触到了痛处的老妇人以及丫环奴仆等便在那里狠狠地责骂着昌符了他们甚至扬言要拿破鞋碎掴他的脸面呢尽管昌符此后也曾当过尚书郎、膳部员外郎等官职但由于他为文轻薄而且很多时候还妨碍了政务遂遭到了御史的弹劾;弹章里尤其说他的为人及其诗作均属有伤教化所以他的官职很快就被削夺了
可见昌符的成败与否都跟他写有关于奴婢的诗作大有干系这可真是令人感叹但他这种因标新立异來使自己成名的做法在当时比较闭塞的社会环境里却不能不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884年他的哥哥时任凤翔节度使李昌言病重任他为留后唐僖宗随后任李昌符为全权节度使出于自己仕途不顺的原因所以李昌符对于皇帝并不是言听计从便从众如流做起了割据一方的藩镇來
李昌符有一定的才能李昌符的大军浩浩荡荡杀至陇山才刹车了陇山险要无比据此东出可控扼关中据此南望可夺汉中、巴蜀陇山为六盘山余脉绵延横亘几百里乃长安之右辅其南有宝鸡、大散关等关隘险要扼关中、汉中、巴蜀之咽喉要冲;其山前则有陇关控制着关中通向陇右的要道
李昌符给部将的命令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关中;要尽可能的减小损失多用智少用力能用平和手段谋之的就决不动武因为巴蜀此刻有两个大势力相互敌视东川王建和西川陈敬瑄所以注定了对巴蜀之战是既打又拉这并不是绝对的征服过度的杀戳反而会激起巴蜀军队的仇忾之气不利用大计的施行
至于具体措施一概沒有战机瞬息万变并非李昌符所能掌握所以已全权交与前敌指挥这与田令孜的事必躬亲恨不能直接指挥到一队一伍的具体行动截然不同田令孜指挥扬州一战就是用的这个办法只不过那时代沒有电话电报他就是千手千眼观音附身也无法对十万大军一层次的将佐进行指挥顶多具体到军、营一级也正是因为权柄把持太重
一但田令孜有失指挥中心出了问題各路大军立刻群龙无首退得就会毫无章法从战无不胜马上变成一败涂地
李昌符在军队建设上十分注重军权君有我的军队是属于我的不是麾下大将的在军队的日常建设和训练上借鉴了骠骑军的一部分优点但是对出征作战的具体指挥权他却绝对下放给予前敌指挥人员充分的自主权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