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也不客气靠着周母坐下,“婶子,这么好的日子可得笑着。”
“对,你说的对。”
“秋叶呢?”
“嗨,在家休息。”
周母一边笑着一边说,“这老大结婚,秋叶怀了端午,老二结婚,又怀了俩。”
“哈哈,您说的还真是。”
“下次,等小芸出嫁了,争取过来见您。”
“好,就这么定了。”
一旁的周芸红着脸,转身跑出去。
周奎和刘玉兰走过来,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小叔子的婚事,刘玉兰这个嫂子没少操心。
“涛哥,一会儿还要您帮忙呢。”
刘玉兰说着,周奎嘴笨站在一旁,今天也是特意打扮,整个人板正不少。
“放心,一回生二回熟。”
“做饭的事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找了个小饭馆。本来想让张师傅掌勺的,可张师傅本家也结婚,没办法。”
杨小涛笑着,刘玉兰说了两句又去安排人手帮忙。
趁着没人,杨小涛将一个红包递给周母。
“婶,这个你拿着,新媳妇过门可不能寒酸了。”
“你这是干啥,都准备好了,用不着。”
周母伸手就推,神情严肃。
“让您拿着就拿着,奎子那会有,小鹏要是没有咋想?”
“他没想法,人家新媳妇要是有呢?以后居家过日子,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杨小涛说着,将红包塞到周母手中。
周母闻言只好揣在口袋里,对这杨小涛更加感激。
她们周家,能有今天,都是杨小涛一手扶持走过来的。
“唉,要是孩他爸还活着,要是老杨大哥还在,看着你们一个个的,成家立业了,该多好啊。”
杨小涛听着也低下头。
周母是有所查,赶紧岔开话题。
“上次去看秋叶.”
两人说会话,王法几人走过来,说是要去接新娘子。
杨小涛出来,哥几个人手一辆自行车,不过大都是借的。
虽然现在比前些年国内经济要好许多,但大街上的自行车仍是少数。
杨小涛也想着给周鹏搞辆自行车票,但上次王复汉闹的一出,让轧钢厂处在风口浪尖上,有些事还是要小心着点。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