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976 徐远山的标准

1976 徐远山的标准(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没一会儿,杨小涛来到办公楼前,赵传军跟白景述从里面出来。

“杨总!您来了。”

白景述一脸的笑容,看气色应该是不错。

“老赵,白厂长。”

“回来好几天了,一直想来没工夫,今天活少,过来看看。”

杨小涛上前跟两人见面,随后三人一起来到办公室。

落座后,也没叫其他人,就四个人坐在一旁。

当然,现场说话的只有两人。

赵传军只是负责保护制药厂,这次来主要是陪着杨小涛,尽一下礼数。

娄晓娥拿着本子神态严肃,来之前杨小涛就让她做好笔记,她虽然不清楚为啥,却也没有多问。

“白厂长,关于药酒的事情,现在工厂是什么情况?”

“还有,一机部夏老那边有没有联系你们?”

杨小涛翘着二郎腿,白景述将水杯放在眼前,随后双手放在桌子上,“杨总,我先说下现在制药厂的情况。”

“好。”

一旁的娄晓娥集中精神准备记录。

“现在制药厂主要生产三种产品,两种药物,还有一种保健品。”

“前两种我们已经形成了生产闭环,现在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算是稳步前进。”

“唯一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推出的保健品。”

“现如今,我们加大了生产力度,但前期药酒需要时间浸泡,而且也需要检验效果,所以这部分时间比较紧张。”

“我们现在每天往濠境的半岛医院运送三吨药酒,再多的话,就无法保障了。”

白景述将制药厂的现状简单说了下,杨小涛记在心中。

“三吨,也就是说,现在每天都需要维持三吨以上的白酒跟药材对吧。”

白景述点头。

“药材还好一些,那些年份久的可以重复利用。”

“但酒水,现在我们正全力采购,也多亏了一机部的同志帮忙,我们才能筹集这么多酒水。”

杨小涛点头,对这事他们早就商量好了,一机部黄老那里也打了招呼。

“今后我们会跟农科院那边合作,酒水的供应还会更多,你们这边要做好准备。”

闻言白景述一喜。

她知道杨小涛还是农科院的挂职,而且关系不浅。

这次听说农科院又搞出来一个杂交水稻,能够亩产千斤,直接提高了三四倍,这对国家来说可是个大事啊!

据说杨小涛在里面起了不小的作用,广播和报纸上都有他的名字呢。

“要是有足够的酒水,我们的产量会更多,也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白景述自信的说着。

白家虽然已经落寞了,但烂船还有三分钉。

何况,这次主持制药厂的工作,让她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虽然很难,但比起绝望来要好多了。

想到这里,白景述隐隐的将目光落在杨小涛身上。

眼前的青年虽然年纪不大,但本事可是不小。

制药厂能够建立起来,还能够有今天的规模,杨小涛绝对是居功至伟。

甚至未来制药厂的发展,说不好也会落在杨小涛身上。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