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羊杀了剥掉了皮。肉总不能丢掉吧。超大数量的羊肉。除了以冷冻肉的方式出口苏联。作为偿还原有的债务一部分之外。剩余的只能内部消化。为了消化这些堆积如山的羊肉。除了大量配发部队作为肉食之外。东北局还号召老百姓吃羊肉。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根据地内各大城市的市场上只有羊肉供应。作为东北人主要肉食的猪肉。在此次会战第一阶段结束。到春节之前这段时间之内则压根见不到踪影。即便是牛肉。都基本上很供应。
如果不是外面的冰天雪地。搞不好一般人到了根据地闻着到处都是羊膻味。还因为自己來的不是回民数量并不多的东北。而是到了回民聚居的西北地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而日军潜伏在根据地内的间谍。也向关东军发布了抗联占领区爆发经济危机。已经无力承担猪肉供应。只能用西满盛产或是从外蒙古的羊肉替代的虚假情报。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后续影响。最头疼的不是杨震。而是各个部队的司务长和炊事班长。在面对上级配给大量。几乎是超数量的羊肉。在各个部队的炊事班想了很多办法。尽可能的调剂羊肉的制作方法。
尽管有上级配发的专门做羊肉的食谱。只是限于手中的材料有限。怎么做翻來覆去就是那几种。单调的口味。在加上上羊肉特有的膻味。长时间还是造成了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第一时间更新见到羊肉就反胃。毕竟大多数中国人。眼下还是以猪肉为主要肉食。
其实羊肉这东西。比猪肉更加营养。但是其自身存在的膻味。却是大部分不是回民等一些自幼便吃羊肉民族的人难以适应的。所以尽管军区下发了一些羊肉的制作方法。但是依旧不太受欢迎。甚至有的重伤员住进了医院。别的要求沒有。给口猪肉吃就行。
至于被称之为三块瓦的冬季军帽。根据地上哪去找那几十万只狗去。要是都用狗皮制作军帽。单凭北满一地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所需几十万只狗。无奈之下为了尽可能的节省棉花。狗皮的数量不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只能用兔子皮和山羊皮代替。
为了筹集到足够的几十万顶冬季棉军帽所需的原材料。不仅几乎杀光了整个根据地的狗和兔子。为了筹集到足够的兔子皮。各地发动了大量的群众上山打兔子。甚至还想办法。从敌占区和朝鲜走私狗皮和兔子皮。可谓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冬装所需的皮子凑齐了。
至于从陕甘宁交换來的。以及根据地内自产的。无法制作大衣的山羊皮。则改为制作冬季日式的翻毛棉鞋。也就是后世熟称的大头鞋。考虑到东北雪大。而脚对行军的重要性。所有的大头鞋一律采用日军驻黑河境内冬装大头鞋的样式。全部都是高腰的形势。
不过虽说羊肉吃的部队和根据地内的百姓。。。都到了提起羊肉反胃的地步。但是相比一旦受潮便变得死沉。而且在行军、作战之中。极为容易挂坏和破损而降低保暖性的中式厚棉袄來说。
这些羊皮短大衣不仅保暖性更好。而且相当的抗磨、轻便。同时白色的外表。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之中。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色。同时全羊皮构成的大领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起來。用上边带着的纽扣扣住。保证脸部不被冻伤。
有这些与旧式扎线棉衣相比的优点。使得这种原本只是临时作为一种手段而采用的冬装。相当的受到部队的欢迎。至于小小的两样白色不耐脏。以及还有下摆在必要的时候。。。不能收进棉裤内两个缺点。倒也算不上什么了。
而且羊这种生长期短。耐粗饲料的牲畜。也适合部分代替东北本地并不生产。只能全部依赖外援和进口的棉花。再加上进口的棉花。还要纺织成棉布供应部队夏装和保证百姓日常所需。棉花始终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
來源最容易。也是可提供数量最大。加工也简单的绵羊皮。也就成了抗联制作冬装的一种重要原材料。毕竟这种苏军样式的短大衣。不是高档的皮夹克。用不到进行精细加工。只要完成粗加工。甚至一些小的裁缝铺也能够制作。
只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杨震以保守军事秘密为由。第一时间更新坚决拒绝后勤部发动根据地内所有的群众为部队制作冬装。坚持以刚刚完成扩建还不到两个月。连扩建后需要新召的工人还沒有找齐的军区被服一厂和二厂进行。
尽管这两个被服厂刚刚完成了扩建。生产能力比原來翻了两番。但所需的工人却是与所需的数量相比。还相差悬殊。再加上还要生产棉裤、冬季军帽和军鞋的情况之下。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要完成几十万件羊皮短大衣。却也是相当困难的。
羊皮短大衣虽说是短大衣。但是那是分跟什么样的大衣相比。与原來抗联制式到膝盖以下的棉大衣相比。自然算是短的。但是与棉袄相比。这种在杨震的要求之下。。。加长到膝盖上的大衣。却也着实不能算短。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