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对于自己练兵手段,杜开山还是很自信的。虽然两个团大部分都是新编成的,新兵的数量也多了些,但这二十多天苦练下来,战斗力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跟老部队还没有办法相比,不过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如果说来四分区上任之前,杜开山因为脱离野战军被调到军分区任职,以及家变而心里多少有些抵触的话。但上任之后,等调拨四分区的部队和装备陆续抵达后,却发现这个四分区还真像自己那个前搭档说的那样不简单。
首先调拨给分区用来组建的三个**团的部队,足足有七个连的原野战军出来的老兵,外加的原来一分区基干团的半个团,这参过战的老兵数量都将近一个团了。这在眼下老兵那里都缺的情况之下,是相当难得的。
不仅老兵调过来的数量超过他的想象,就连调拨过来的连排长全部都是群策山之战前参军的,清一色都是军区教导队受过训的。
这些调拨过来的连排长中,尤其调拨过来的一分区基干团的连排干部,甚至还有不少是抗联五军出来的老骨干。九个营长中,有五个是老黑顶子秘营培养出来的也算久经考验的。除了这七个连之外,在新兵抵达半个月后,总部还给拨过四百多伤愈出院的老兵。
不仅骨干都是精挑细选的,就是拨过来的三千新兵中,有一半是在日军严格训练下,已经完成基础军事训练,只要经过短期适应性训练,便可以拉上战场的伪满国兵。这批日伪精挑细选的第一批伪满国兵军事技术非常扎实,底子极好。
而调拨过来的装备中,都是清一色的法国造八毫米步枪、总部兵工厂生产的冲锋枪、法国造轻重机枪。而迫击炮的数量实打实的都是按照主力建制配发的,没有一门日式的,全部都是法国造八十一毫米迫击炮。
跟下发给自己的这些二十年代后期生产的法式装备相比,配给一二两个分区的那些一战后期生产的美国造俄式步枪性能虽然都差不多,但生产年代要比自己早很多。
而与配发给自己的大部分没有拆箱,都是崭新的法式轻重机枪相比,下发三分区使用的那些江北淘汰过来的虽然是德国原厂的马克沁重机枪,但都是翻新货。轻机枪也是清一色的歪把子,那有自己这些原厂的法国造轻重机枪性能好?
至于一、二两个分区配发的重机枪也和三分区差不多,那些勃朗宁、维克斯重机枪都是翻新的二手货不说,数量跟自己相比也差了一截。自己三个团和野战军一样,每个团都按照一个营六挺配置的。他们一个分区才装备四十挺。至于轻机枪,一个排才两挺歪把子。
而且除了三分区迫击炮的数量略多一些之外,其他两个分区,一个分区才有一个十六门制的迫击炮营。跟自己每个营都增编了一个四门制的炮兵连压根就没有办法相比。
自己一个团的轻重迫击炮数量加在一起足有十六门不说。分区还编制了一个装备了日式三七速射炮、辽十四式三七战防炮各六门的直属战防炮营、一个六挺制的高射机枪连。这可都是其他分区没有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