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萧恪对此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他心中清楚,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有谁天生喜欢提着脑袋去造反。
而那些造反的百姓为什么感觉自己活不下,无非就是自己的田地都被权贵和世家占了,之前还能靠给权贵和世家做佃农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今整个北方遇上了大旱,无法春耕,一家人彻底断了生计,没了活路,只能被迫揭竿而起加入起义军了。
好在他之前就有先见之明,在淮南没收大量世家土地分给百姓,又将青州的土地分给了当地百姓和徐州来的百姓,虽然还远远达不到人人耕者有其田的地步,但至少能让他治下的大多数百姓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这些百姓有了活路,谁又愿意提着脑袋跟着白巾军造反呢。
因此,萧恪完全不用担心青州和淮南的白巾军余党会死灰复燃,再次跟着白巾军作乱。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他需要尽快解决旱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如今随着灾情的加重,已经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灾民,每日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
若是不尽快缓解灾情,赈济灾民,一旦这些灾民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就有可能被有心人蛊惑,最终走上反叛之路。
但摆在萧恪面前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就是,他手中并没有太多的粮食来赈济这些灾民。
萧佑治理徐州多年,一直没有多大建树,虽然府库中的钱粮没有出现短缺,但也没有多少盈余。
而萧恪接掌徐州,先后对淮南和青州用兵,又往青州大量迁移百姓,每一件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钱粮,以至于徐州府库中的钱粮很快就捉襟见肘,所剩无几了。
本来萧恪对此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以他一个穿越者多了几千年的知识,想要治理好地方,搞钱搞粮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可谁能想到天不遂人意,老天爷偏偏选在这时候天降大旱,产生了这么多的灾民,那么多张嘴等着他去赈济,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等他慢慢种田了。
虽然说他有自己的系统,但是他已经跟系统聊过了,问系统能不能给他几十万石粮食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统子对此则毫不犹疑表示,我看你像几十多万石粮食。
(还差一截,晚点补上。)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