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灾害频发
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
明朝灭亡
33岁国破自缢】
“崇祯不杀魏忠贤,搞不定还能多做几年皇帝。”
“就明末遇到的那些个情况你即使把朱元璋放上来也没用。”
“朱元璋会把整个文官集团全杀了,再重新弄一套班子[捂脸],大不了再打一次天下。”
“朱元璋: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狗头)”
“袁崇焕被害,是压垮大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捂脸]”
“只可惜天启帝,在位时间太短。”
“的确,天启一死,明朝基本没救了!”
“他是被害死的,掉一个水,有隐疾了,然后想换太医,被文官集团阻止,23岁就死了,天哪,太夸张了。”
“他一个劲重用宦官打压东林党,东林党不容他,必须害了他。”
“明朝就是皇帝和文官集团的争权史,文官全面掌权了,皇帝也就那样了!”
“崇祯运气是真不好,好多个灾难都赶上他了[捂脸]”
“他当王爷的时候,一天提心吊胆,生怕什么时候不知不觉就死了。
他哥快不行的时候,在皇宫里面那几天都是抱着宝剑在睡觉。
连饭都不敢吃宫里的,都是吃自己带的干粮,换作是你,你会杀他吗?只能说他没有能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魏忠贤。”
“关键是魏忠贤能从文官手里掏出钱来(和文官是对头),他不行,他靠着文官。可是,财富大多集中在文官手里。”
“锦衣卫也是他罢免的。”
“一个有骨气无能力,勤政却多疑,心心念念中兴社稷,却又狠不下心没有重头再来的魄力。”
“崇祯不擅长权术制衡吧,你看嘉靖玩得一手好牌。”
“他是名气大于实力吧。”
“文官还不如太监,最起码能守住。”
@成化帝朱见深:“我这个暴脾气真的是忍不了一点,天下的读书人能当文官的多的是。
你们怎么就是不敢杀?锦衣卫呢,朕的东厂和西厂呢?
天启你领着人给我把那些东林党全给弄死,都这个时候了,名声已经不重要了。”
@明武宗朱厚照:“爷爷说的对,你现在啥都没有,把他们杀了至少有钱。
从堂弟那儿就可以看出这些个人有多能薅钱,我估个数5,000万。”
@洪武大帝朱元璋:“我看成化说的很对,天启,我看好你啊。
如今局面还没有崇祯实那么难看,你也别用魏忠贤玩什么制衡了。
给我直接突突,袁崇焕这个武将你给我记好了,看评论是可用之人。”
天启心想还可以这么玩儿,东林党瑟瑟发抖,这咋不按常理出牌?
转念一想确实天下读书人多的很,谢过各位祖宗支招后,磨刀霍霍向大臣。
自己死的可真憋屈,年纪轻轻的,自己还有很多理想没有完成呢。
这些害他的人必须得死,他就不信那些人再怎么结党营私,难道敢当街弄死他这个皇帝不成。
@宋太祖赵匡胤:“那些个自诩清流的文人不是最注重名声的吗?怎么文官还不如太监?”
【“我大明朝,岂有弃国而逃的天子?
承恩,你逃命去吧,朕不怪你。”
“皇上,奴才陪伴皇上,生死相随。”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崇祯皇帝自缢时,留有血衣遗诏。
朕自登基17载,三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
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
可将文官尽皆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一想到这是最后一位汉人天子,刘彻本来想调侃的话都梗在了喉咙里。
“君臣不一心,天子多猜疑。”
“崇祯运气是真不好,好多个灾难都赶上他了[捂脸]”
“正常,贵为天子,国已亡,君没有不死的道理,我是皇帝我也自尽。”
“大明战神不服。”
“崇祯怎么说呢,是个守成之君,难以挽大厦将倾,
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哪个不是当世名将,但凡崇祯会用都不至于让清军入关坐了江山。”
“主要还是天灾不断,收不来税,穷死的。”
@成化帝朱见深:“来了来了,你看正确答案不就来了,这几个人你兄弟俩给我记牢咯。
至于经费,此次抄家若是不够,那些个富豪乡绅能整的都给整了。”
“明粉多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演员竟演大明惨的皇帝[捂脸]”
“日月山河还在,诸位莫哭[流泪]”
“说实话,崇祯能力不行,但以身殉国算是保住了大明的气节。末代皇帝有几个值得后人歌颂,崇祯算一个。”
“没有朱祁镇的运气,没有嘉靖和万历的明臣,尽力了,最后保留了朱元璋的气节,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从此汉人无皇帝。”
“慈禧:我大清朝不能没有弃国而逃的天子。[抠鼻]”
大清朝的皇帝们,这脸真是丢得东一块,西一块捡也捡不回来。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