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非常的自信,觉得他有能力且一定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他前期做的很多事也可以看得出来,是为了收复失地所做铺垫。
灭了北汉后,马不停蹄的就直奔燕云去干辽国。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这志气还是有的。
慨然有削平之志,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
所以在近代咱们伟人在阅读宋史时,就给予了这个评价——但无能。”】
这个伟人之前出现过一次,夸奖了秦始皇的所作所为。
如今却给了赵光义一个但无能的评价,宋朝的士大夫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毕竟他们是十分推崇这位太宗皇帝的,如果没有他,他们也不能有现在的地位。
这简直就是在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个耳光甩得非常的响亮。
【“的确与赵光义远大的志向相比,在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上,赵二哥是真不行。
他打不过辽国屁股中箭驴车漂移,那也就算了,毕竟运气不好。
碰上了萧太后这样一个超级牛人,但是在面对西夏这个弱了不止一个档次的对手时,赵光义也表现得非常拉胯。”
当时的党向部落还远没有后面李元昊建立西夏时的那么强盛,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说白了就是个盐贩子。
本来还是挺老实的,大宋征讨北汉的时候,还屁颠屁颠的去帮忙了呢。
搞得自己跟老赵家小弟一样,在后面闹了几次事,赵光义也没能好好的镇压下去。
这就让党项人觉得这邻居的战斗力,好像是真不行啊,于是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并在接下来给大宋带来了上百年的困扰,无数的兵马人口钱粮被投入了宋夏边境这个无底洞中。
从这点上来说,没有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赵光义是需要负全部责任的。
并且赵光义军事上的无能,还体现在他不仅自己不行,他还看不得别人好。
他哥赵匡胤为了避免五代十国以下克上的魔咒再次上演,虽然弄了个杯酒释兵权。
但是也给予了边将非常不错的待遇,毕竟也是大家一起扛过枪的老战友了。
但等到赵二哥上位呢,因为他自己是文官出身,怕这些武将有什么异动。
便开始疯狂迫害这些太祖旧将自毁长城。
硬生生的把老哥崇文抑武的方针,歪曲成了饱受后人诟病的重文轻武。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并且从赵二哥喜欢频繁的轮换边将,到纵容监军干涉主将指挥。
再到自己明明不知兵,却喜欢画个阵图越级瞎指挥来看。
无能这两个字安在赵光义的头上,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相比军事能力上的拉胯,再怎么把人搞下去,怎么把人整上来。
怎么把拥护自己的人搞得越来越多,把敌人越搞越少这方面。
赵二哥可以说当他离开战场站在朝堂之上时,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绝对是那个无敌的存在。
他努力发展经济,鼓励农耕,也鼓励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中下层人民的拥护。
他大力改良科举,彻底改变了隋唐时期,那种考试不遮盖名字,名为科举实则还是以推荐为主的考试方式。
录取了一大批的寒门学子,让他们感激涕零,从而在用这些人,逐步取代了太祖赵匡胤的旧臣们。
所以你要说赵光义行,他也是真行。五代十国五六十年的功夫,折腾出了十几个皇帝。
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个皇权已经不像从前那么令人敬畏的时代。
是他赵二哥通过了自己的手段,将分散的权力重新聚拢了起来。
通过提高读书人的地位,提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让那些在五代十国家破人亡的氏族们,重新跪在了他的脚下,高喊圣主明君。
而在面对对自己能产生威胁的人时,比如赵匡胤的两个儿子,20多岁就都莫名其妙的挂了。
三弟赵廷美也突然之间就嘎嘣了,还有那个倒霉的南唐后主李煜,也是用一杯毒酒,了却了他的生命。
可能是自己的亏心事干多了,怕后人的口诛笔伐。
赵光义就把一个人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呸了一声,表示晦气。)
毕竟那也是个对手足之情毫不顾忌的,但贞观之治,无论文治武功都无可挑剔。
所以为了能达到自己这位前辈的高度,赵光义他非常的勤政,工作起来是一天都不带休息的。
然而你不休息有啥用,还是刚才那三个字。但无能,就能力而言,这赵二给李二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赵光义这个人如果延后一到两代,做一个守成之主会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然而在王朝初期就出现这么一个,对朝堂斗争拥有无比的热情。
并且好大喜功,同时自己又没有军事才能的君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