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错的思路可以用在脑外,也可以用在胸外,改变一下策略,就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P>
“螺旋切啊,袖套用的是秦老巅峰期惯用的术式。”</P>
“分离用的是江老院士的手法!”</P>
“缝合术式,主要是裘老祖的成名绝技,有一段用的是钟老的手法。”</P>
“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比如肿瘤定位术,用的是王恩麟在颅底肿瘤定位的思路。”</P>
“齐鸣的看家本领,妖刀也被他用出来了。”</P>
齐鸣的“妖刀”,指的是电刀切除肿瘤,看起来就像是在外膜上跳舞,采用电刀的高火深凝不仅方便止血,对于杀死残余癌细胞也有很大益处。</P>
当然,除了集合百家之长外,赵原还在手术中用上了自己的筷子手法。</P>
这台手术更像是通过胸腔镜,将中央型肺癌当成颅脑手术来做。</P>
胸外专家眼里的操作空间,和脑外专家的操作空间,显然是不一样的。</P>
用脑外术式来处理胸外疾病,隐隐有种降维打击的感觉。</P>
“赵原真的太牛了。竟然将胸外手术当成颅底手术来做。”</P>
“不对,更像是机器人在做手术!”</P>
赵原的操作极为精细,每个细小的操作宛如跟机器人一样,幅度很小,但极为精准。</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