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同人 > 大宋提刑官(宋穿) > 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小小姐不在了呀?老奴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宋慈心知那个小表妹就是个不省心的主,老爱玩失踪,而每回玩失踪找不回来时大伙就把他给推出找,而每回宋慈就是能把她给找着,那时候小舅舅就拍着宋慈的肩膀夸张的夸耀道:“大侄子不愧是子承父业呀,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每回他一说这话宋慈就会汗颜......宋慈想着想着就无奈的叹了口气,安慰吴妈说:“吴妈,你老放心,其实那小妮子就藏在她能看得见你但你又看不见她的地方。你别管她就是了,她看你不去心急如焚的找她,她自然会无聊,最后自己就跑出来了。”

这时,院子另一边传来一声清柔的呼唤——“慈儿,慈儿呀......”

宋慈一怔,连忙应道:“唉~~我在这呢二娘!”说着宋慈拍拍吴妈的肩膀,带了萧洛萧萧爽爽地去了。留着老妇人在原地纳闷,抬起头环视四周,喃喃道:“什么地方会是她能看得见你但你又看不见她的地方?”

青藤常绿,朴素温柔,来到庭院,宋慈上前搀扶住一位盲眼妇人,妇人貌相平平眼畔唇角已是镶上了岁月的痕迹,妇人两眼空洞暗黑没有焦距,但是一颦一笑温润如春雨。这便是宋慈的二娘,宋巩的二夫人,一心堂祝枝山老板的姐姐祝氏。

宋慈上京科考,祝氏陪同儿子前来,母子二人借宿在娘家一心堂中,当然,祝氏并不是宋慈的生生母亲,可是却比生生母亲还要亲......祝氏出生平民人家,而宋慈的生母白氏家大势大兄长白敬宣又是大理寺正卿,但宋慈并不想去投靠,故而带着二母亲暂住在小舅舅的药铺里,等侯科举结果......

宋慈微急道:“二娘你怎么出来了?今日一心堂重新开张外面乱的很。”

祝氏拉着宋慈,亲切道:“慈儿呀,为娘是想问你今日要不要去你白舅父家?”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去白舅父家了?”宋慈佯装不知道说。而萧洛在一旁偷笑,“好意”提醒道:“少爷前几日不是才和人家说好要去拜访大理寺的府衙官宅吗?”宋慈暗下瞪了萧洛一眼。

祝氏蹙眉,“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不待见人呢?!难不成你还要你白舅父下帖子请你去你才肯去吗?”

宋慈讪笑,“二娘~~孩儿不是那个意思......不是今日一心堂开张吗?小舅舅那边我也理应去帮帮忙不是,哪有时间去白舅父家。”

祝氏眼瞎心可清明的很,知道宋慈和他爹一样最怕去那官高权重的白府大院,老找借口......“慈儿呀,为娘是想让你早点去探你白舅父,也好和你白舅父说说......他不是朝廷三品大员吗?朝中有人,就帮你看着科举,早一日知道消息,也好了却为娘的心愿......毕竟你们是一家人总比我这个作二妻的去好说话呀。”

“二娘~~”宋慈苦恼,怎么又是科举的事......“二娘,我可一点儿也不急那事,你就别乱操心了......”

祝氏反诘,“我怎么不操心!我们宋家就你一根独苗,你父亲还盼着你早日高中,子承父业呢!”

宋慈听,心经一抖,心虚......喃喃:“谁说我要子承父业了......”

“唉!你这孩子......”

“二娘!你先回去休息,我看看小舅舅去!”还不等祝氏继续说教宋慈便招呼着萧洛,“快快快,洛尔快扶二夫人回房去!”

等逃开了娘亲的说教,宋慈终于松下一口气,无奈,“谁说我要子承父业了?谁说我要高中三甲去做官了?......怪了......”好像昨日梦里有人跟他说他要高中三甲......天!不是那么倒霉吧~~宋慈摇头叹气,“怎么就没人理解我呢......唉~~”

宋慈本想去正堂的药铺可是路上却看见一个十岁男孩正闷头在紫藤花架下一笔一划的练书法。宋慈笑,走上去亲昵道:“阿华!在写什么呢?!”

祝华抬起脸来,一见宋慈就兴高采烈,“宋大哥!”

宋慈摸摸男孩的头,向桌上看去。祝华赶忙道:“宋大哥你帮忙看看我写得怎么样?”

“一笔一划,有点样子。”

祝华笑,“我爹说我要好好向宋大哥学习,以后也像宋大哥一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考状元上金殿,做个大官好光宗耀祖!”

宋慈干笑两声,“呵呵,你爹还真抬举我呀,我可没说过我要考状元做大官啊。”

“为什么呢?宋大哥明明那么厉害。”

祝华疑惑,而宋慈但笑不语,神光清濛,他拿起男孩写得书法仔细阅读,竟是《荀子.劝学》一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男孩字虽写得生涩但是一笔一划的确认真,宋慈不禁心生感触,轻轻吟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慈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天~~太怀念了,当年我在现代参加高考时,语文试卷上也是这一篇考默写,当时我还很丢脸的写错了一个“锲”字,现在想想有点心疼,一分呐......

祝华在旁边嘟着嘴委屈道:“我想出去玩,但我爹非要我写完这些才能去,宋大哥你看还有好多的......我不想写了我要出去,今天正堂开张好热闹的我想去!”

宋慈还在想自己的心事没听清阿华说什么,茫然,“额?”

祝华不满说:“宋大哥怎么老这样,一看书就忘了身边的事......我真不知道你怎么做到的,看书学习到日不休夜不寐......”祝华愤愤抱怨,“读书苦死啦!一点也不好玩!”

宋慈好笑道:“你不是想要考状元做大官吗?要考状元做大官就得读书,读书哪要不吃苦的说。”

“可是读书也太苦了,要学那么多东西......《三史》《三礼》《三傅》《论语》《春秋》《礼记》《尚书》......哎呀呀,没完没了的!我也真服了你,十年就一如既往的读这些书呀?!”

宋慈微笑,纠正道:“错!不是十年,是十九年。我可是从出生就开始读《论语》的。”

祝华摆手,“知道了!宋大哥从小就是神童,出生就识字,一岁就把《论语》倒背如流......家里谁不知道。”

宋慈笑,对于一个上辈子还是医学院的高材生的他出生还不能识字也太说不过去了......看着阿华表弟气闷的模样宋慈又想笑,想着:怎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小孩子们就是那么排斥读书学习呢?呐,答案是教育问题。

宋慈太息,阿华如今是被小舅舅逼着学习,心不甘情不愿,书读得越多,越有偏见;而小舅舅呢,一介白衣就焦急盼着儿子读书考举出人头地,父母之心本没有错,错的是教育......宋慈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感同身受,但是这段历程是在他还在现代时,初中高中时,尤其是在高中,为了高考宋慈当年可是遍尝“酸甜苦辣”终于悟出一番道理和心态,到了南宋后宋慈读书学习倒是没让父母操过心。

宋慈感慨,中国的教育古往今来就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常言用来勉励小孩子读书的话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呐,这句话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后面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天呐!从小就灌输小孩子一个概念:读书是“苦”的!

宋慈无奈地摇头,也只能这么劝勉说:“读书是虽苦尤甜,甘之如饴呀,当你真正发现读书的甜头时你就不会觉得苦啦。”说着郑重地拍拍阿华的肩膀,“......读书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超越。”

************************************************************

临安城东门从一早起就笼罩在一片薄薄的紫色云霞中。

守城门的都尉抬头看一眼碧晴苍穹中浩浩荡荡的白云,在天边堆砌成气势浩荡的须臾楼阁,心情格外舒爽......因为刚刚他接到一道上廷传来的密旨,让他等候一队人马,但不可上前问候,只要看到那队人马回去禀报便是......

咦?!都尉向城门下探望,难道是目标出现了?!

一队极其富贵奢华商旅状的人马不疾不徐地行入临安东城。为首的是两个年纪相仿的青年,各跨一匹白马和红马。跨白马的青年一身素净月白长袍,貌相文儒,温文儒雅,神情冷漠;而挎红马的青年一身紧身戎装,威武精悍,俊浩卓然,脸上带着似有似无的笑。

戎装青年向那白衣人笑道:“景仁,怎么十年没回来,这里变化这么大,我都认不出来!”

景仁微微一笑,“沈傲君,就算你呆着这里十年亮你也认不出来。”

沈傲君爽朗大笑,复尓又问低声景仁:“你说为什么王爷要悄悄先回来?等着大部队一起回来不多热闹。”

景仁哼笑一声,“王爷的事我可不敢乱猜......我只是个管家,十年来我一直京城王府,而你才是跟随他十年的护卫,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沈傲君眨眨眼,茫然道:“好像有道理哟。”景仁翻白眼,心道是:你就装吧,整天一副大智若愚的模样。

而两人身后跟着一架紫檀木夹纱清油马车,车饰华丽,升龙祥瑞,像是毫不掩饰主人的奢华纨绔之心。其中端坐着一个男子,双眼微闭,唇角含着戏谑的轻笑。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