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33章,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

第233章,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敲锣的汉吏笑道:「当然是真的,我大汉说过以后天下就没有徭役了,朝廷要找你们做事情也要付粮食。」

郑渠苦笑道:「郑国渠能带来如此高的粮食产能,即便是我父亲也是极其惊愕的,在郑国渠之前,亩产能达到三石已经是上等田地,而郑国渠却让亩产提升了一倍多,父亲都说这是上苍要借大秦之手统一这混乱的天下。」

徐凡问道:「你父亲找出来郑国渠粮食产能如此高的原因吗?要是能推广到全天下,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

当汉军开始放低价粮给他们,咸阳的百姓也逐渐适应自己由始皇帝统治变成汉王统治。

「要修渠可不是有民夫就足够的,还要有搞,锹等铁质工具,这种天气上着冻,没有足够的药和酒,民夫做工,必定死伤惨重。」

徐凡知道泥沙能带来营养物质,浑浊的泾河水让郑国渠附近田地,出现和古埃及一样的灌溉条件,有这么高的亩产就说的通了。

「水土流失?」陈平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

对现在咸阳的百姓来说,每天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听汉军消息。

「铛铛铛!诸位父老乡亲听好了,少府令招工了,包吃包住,每天俸禄10斤粮食,有想要做工的,去少府府衙。」

可以说郑国渠就是秦朝统一六国最大的后勤基地,没有郑国渠带来的粮食,秦国根本不可能10年时间,不断出动几十万大军进攻,始皇帝再雄才大略,受到后勤的限制,也要花个几十年才能一统六国。

蜂窝煤就可以解决关中百姓燃料的问题,00后可能没见过,但像徐凡这样的80后是见过的,玩意儿难度也不大,而且徐凡也记得关中就有不少煤矿,蓝田好像就有。

咸阳经历了最开始恐慌和萧条,咸阳的百姓再发现汉军真军纪严明,每个里坊都会有一屯士兵驻扎,任何感为非作歹的人,甚至是合纵联军的士兵都会被他们抓起来,咸阳的百姓

才开始信任汉军。

徐凡道:「你有什么办法让百姓多种树,少滥砍滥伐,泾河这样继续水土流失下去,会变得越来越狂暴,泛滥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最终害的也是泾河两岸的百姓。」

要知道最开始的天府之国就是形容关中,一个郑国渠给关中带来了2000多万石的粮食,这是很夸张的数字,代表整个关中可以多养活上百万人口,也可以维持几十万大军千里征战。

正好现在关中百姓缺乏粮食,以以工代赈,他们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修好郑国渠,来年他们的田地粮食收成会更好,一举两得。」

「郑渠,我在陈郡就听说,郑国渠附近的土地亩产可以达到六石四斗,一个郑国渠就可以给关中带来两千万石粮食,怎么现在关中会缺粮食?」

徐凡记得他前世就是国家一直在在做这样的宣传,他小时候机会每个电视频道都有这样的公益广告,不到10年间,各种环保理念开始深入百姓当中。

郑渠喜道:「诺!」

而用于灌溉漳河和泾河一样浑浊,父亲就想是不是水中的泥沙能提升粮食的产能,于是父亲就在泾河上游,弄了一条小渠做验证,果然只要用混合的进河水浇

第233章,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免费阅读.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