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打心眼儿里希望老董头能够排除万难,将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只要“医家专业”试点成功,刘彻就可以正式推行具有大汉特色的“百家争鸣”,从而开始讲述那个属于大汉的遥遥领先的故事了。
所以刘据决定给董仲舒一些动力,免得他负担太重,拖垮了身体不说,还办砸了事情。
“董公,这是咋滴了,被人煮了?”
凑到正在后院塘边暗自失神的老董头,刘据露出贱嗖嗖的笑容。
“殿下又何必明知故问?”
董仲舒见是刘据,哪怕心里再不想搭理他,也还是起身施了一礼,苦着一张老脸无奈的做出回应。
他觉得自己真是老了,糊涂了。
此前不就是被刘据那番相关天子的用人之道刺激了一下吗,何况当时刘据还不是当面说的,只是无意间被他听到了而已,他怎么就会脑袋一热给天子上疏,建议天子在太学设置其他显学的专业课程了呢?
而且天子也没完全采纳他的建议啊。
他在奏疏中的建议,是刨除掉其他显学中与儒学思想相悖的内容,将具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摘选出来,也归入儒学,再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进一步壮大儒学的影响力,改变儒学百无一用的现状。
结果现在呢?
天子的诏书中根本没提将其他显学归入儒学的事……让他成了彻头彻尾的儒奸,能不自绝于儒家就怪了。
刘据闻言依旧贱笑:
“其实在我看来,董公如此忧愁,是自己钻了牛角尖。”
“殿下何出此言?”
董仲舒不解的问道。
“董公既是大儒,必是以创始儒学的孔夫子为圣,以春秋为典吧?”
刘据不答反问。
董仲舒心中越发不解,只是答道:
“这是自然。”
“那么请问董公,孔夫子对其他的学派有何看法,是否认为应该独尊儒术?”刘据又问。
“这……”董仲舒一愣。
刘据接着笑道:
“自然是没有看法的,也断然不会提出独尊儒术,因为孔夫子在的时候,还并未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