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的视频放出后,不少人转变为讨论苏晓在视频当中所展示内容,包括当中的画面以及古诗。
【苏晓能够将寒州的西湖宣传了一遍,这也太爱了吧。】、
【我真的感觉苏晓是文人墨客来游览寒州啊!】
【要是每个地方的宣传视频都这样,怎么可能没有人看啊!】
【我已经想起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我姓寒,现在终于吃上了细糠了。】
【我最喜欢苏晓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现在荷花旁边,真的很会爱啊!】
【我最喜欢的是苏晓坐着小船,观赏这美景,简直不要太爱啊!】
【苏晓穿上这一身汉服,如同古代诗人朝我走来一般。】
【你以为苏晓为什么能够常常出演古偶剧,虽然演技烂的可以,但是脸不得不说很帅,而且特别有气质啊!】
【话说,你们就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三首诗啊,我仿佛没有看到过。】
【你不说,我都没有注意,我上网找了一下,好像真的没有找到这三首诗歌啊!】
【大神赶紧出来解读一下这几首诗歌啊!】
苏晓的诗歌又被不少人喊来教授解读。
川蜀大学的张和青老教授被自己的学生喊到网上解释这两首诗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直接写出了此时的西湖时间地点,两句为接下来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做铺垫,下两句写出了六月荷花无穷无尽的景象,虽然看似十分简单,并未如同《蜀道难》一般用各种典故,词语来描写,却能准确描绘西湖景象。”
“按照我的估计,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能成为今后大家过去西湖欣赏荷花的不朽名句。”
张和青将三首诗进行了解读。
【这几首诗那么强的吗?按照说法,将这些诗歌放进课本都足够了,现在居然在旅游视频宣传。】
【寒州究竟是请来了怎样的大师过来写诗啊!】
【这诗歌跟《蜀道难》应该在青史留名才对,怎么突然出现在宣传视频当中啊!】
【这才是我想看的旅游宣传视频啊,不要给我整那些我姓寒才对啊!】
【你知道我姓寒在我脑海中有着多大的冲击吗?我现在的脑海中都没办法忘掉。】
【我感觉所有的旅游城市应该邀请苏晓担任宣传大使才行。】
张和青跟娱乐圈的交际很少,找不到苏晓以及他工作室的联系电话,但是寒州旅游局却比较容易,毕竟走出来的学生还是有着不少上岸寒州的公务员,在一番辗转后,张和青终于拿到寒州旅游局局长的电话。
“你好,李局长,我是川蜀大学的文学教授张和青。”
“你好,我是李平,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问一下,这三首诗歌究竟是谁写出来的?你们邀请了哪位大师给你们写出这几首诗歌?”
“没有邀请大师,这几首诗歌是苏晓带来的。”李平平静的回答道。
李平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过来询问诗歌是谁写的,但还是回答了。
听到这句话的张和青感到惊讶,同时又似乎猜想到什么,苏晓有的应该不是古籍,而是自己写出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冒用古人身份。
如果说一首诗歌在整个龙国的典籍当中没有记载,但是在某个家藏中有,并不奇怪,但是如果是一篇千古名篇那可能性极小。像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他身死后,侄子几乎没有钱财出版,最初只是在几个友人之间传抄,但是很快便传遍整个龙国朝廷,只要质量好,哪怕能隐藏一时,但是绝不可能隐藏得那么好的。
"你那边能把苏晓电话给我吗?"
“你看我将苏晓工作室电话给你吧,苏晓估计要拍摄挑战,可能要比较晚才能有答复吧。”
“好的,麻烦你了,感谢。”
李平将电话挂下没多久,就又有人打电话过来。
一接听发现又是来问苏晓工作室的电话号码的?
随后李平发现好几个电话都是过来询问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李平打开手机上网一看,发现不少人在寒州文旅的官方账号下面,@其他城市的官方文旅,让他们邀请苏晓来担任旅游宣传大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