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这个是仿耀州青瓷的产物,风格还是唐氏,应该是有田烧!”
“哈哈依!”那商人伏在地上高呼着,显然白名鹤猜的一点也不错,这正是仿制唐时耀州青瓷的产物,比起大明眼下的五大名窑来说水平自然是差远的,可放在倭岛这已经是珍品极了。
白名鹤打了一个眼色,正如王文所猜测的。白名鹤什么都准备了。
一只陶瓷的勺子、小吃碟、筷子架摆在那商人面前,然后又是一套碗、碟。
“小的,一石可换米七石。大的可换米九石。这个价格你认为如何?”
这商人听得懂汉话,能仿制唐代名瓷器的人必须懂汉话。
倭室町末期的物价有多可怕,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叫米本位经济,另一个叫饥渴祭,是指日本的商人恳求神明来让百姓加快饥荒的发生。这样就可以提高物价了,多挣钱了。
倭商人最疯狂的事件。就是公元一四三一年,倭商人联合封锁了京都的道路,人为的造成了粮食饥荒的现象,没有贡米被运入京都,也没有商人运粮京都。无数的平民饿死,而商人们却挣到数倍的米价。
在倭岛。室町末期最高的工钱是军队为了加速筑城所出的,平常也就是五升米。白名鹤给的三十斤米已经是极高价了。
倭岛一石是一百五十公斤,大明一石是五十七公斤。
大明的米价是一石眼下不到半两银子,倭岛的米价是一石换一金。不算金银的比价,只说米价。折算成大的计算方式就是,至少三两银子一石米。是非常贵的价格了。
室町时代末期的纯小农经济下,整个倭岛有一千四百万人口,却只有一千三百万石大米的产量,可以说绝对是最悲惨的年代。人均每年不到一石米,按大明的算法就是每人每年二石半的大米。
按现代人的计算,就是每个人每年有一百二十公斤的大米。
一石瓷器,无论是按大明的计算方式还是倭岛的,这都是七倍数量的米,已经是倭岛这里的天价了。
白名鹤点了一支雪茄,缓缓说道:“农户如果愿意种桑养蚕的话,一担生丝本官给二百石米,七亩桑园一担丝,就相当于亩产大米三十石。”
白名鹤终于祭出了大杀器。
这时,倭国足利义政终于到了,他的士兵推开了围观的百姓来到了白名鹤的面前。白名鹤一转身坐回到椅子上,将雪茄咬在嘴里,笑呵呵的看着足利义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