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白!”
“我们等得起!”
“只要能让我们当工人就可以!”
一个声音从人群中响起,很快得到了其他人的响应。
李向明看着他们团结的样子,心中的重担似乎轻了许多。
随着李向明宣布会议结束,那一百位年轻人带着充满希望的心情,纷纷离开了古老榕树下。
阳光洒在村中的小路上,照亮了他们脸上的兴奋和期待。
“李副厂长说会给我们培训!”一位名叫刘强的青年激动地对他的同伴们说道。
“是啊,我听清楚了,他说等厂房建好,我们就可以去上班了!”
另一位名叫王丽的姑娘眼中闪烁着梦想成真的光芒。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走回家,一边热烈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咱们得好好干,把培训上好,将来在啤酒厂里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握紧拳头,充满斗志地说。
“对啊,咱们可是第一批工人,是村里的骄傲!”另一个青年自豪地回应。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每天按时到工厂上班,学习新技术,领取稳定的收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这些憧憬如同春风,吹拂过每个人的心田。
即使回到了各自的家中,那些年轻人的心仍旧飞扬着。
晚上,月光洒落,许多家庭围坐在一起,年轻人与父母分享着面试的结果和李向明的承诺。
“妈,我们很快就能去工厂工作了,到时候我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位年轻男子兴奋地对母亲说。
“孩子,这都是命啊,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一位慈祥的母亲感慨地回应,眼中满是骄傲。
……
另外一边,面试没有通过的人群与那些兴奋讨论的年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月光映照在他们失落的脸上,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悔恨。
一位年迈的农夫,姓赵,在家里双手紧握着锄头的把手,仿佛在寻求一种安慰。
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言说的悲伤:“我就知道,我这把老骨头,是赶不上这好时候了。”
他回到家中,坐在熟悉的木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家中的墙壁,思绪飘远。
他的妻子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担忧:
“老头子,你别太难过了,咱们还有地呢,还能活下去。”
赵大爷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