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气流如怒涛拍岸,撞在紫霄宫的玄黄琉璃瓦上,碎成亿万道流光。宫门前的九龙沉香辇旁,鸿钧道人垂眸抚须,十二品金莲在脚下缓缓绽放,每片莲叶上都坐着一位未来的洪荒大能——太清老子捻着须角,眼神古井无波;玉清元始手掐法诀,周身清气缭绕;上清通天则侧耳倾听,仿佛能从混沌涛声里听出大道玄机。
就在此时,一道刺目的紫金色光柱突然撕裂混沌,光柱中裹挟着一艘通体流淌着液态光的奇异舟船。舟船冲破紫霄宫的护山大阵时,阵眼处的周天星斗突然齐齐一滞,仿佛被某种更本源的力量扼住了运转的脉络。
“来者何人?”鸿钧的声音在混沌中回荡,带着大道纶音特有的威严。金莲莲叶上的大能们纷纷睁眼,目光落在那艘造型迥异的舟船上——它没有龙首凤尾的张扬,也没有玄木青铜的古朴,通体由某种介于金属与光芒之间的物质构成,船帆上流转着看不懂的螺旋纹路,船舵处悬着一枚暗金色的环,正以非洪荒法则能解释的轨迹缓缓旋转。
舟船悬停在紫霄宫前百丈处,舱门无声滑开,走出来一个身着紫金龙纹袍的青年。他面容俊朗,眉宇间却带着一种与洪荒格格不入的沉静,仿佛见过比开天辟地更壮阔的景象。青年踏出舱门的刹那,脚下的液态光自动凝结成阶,步步生莲——却不是鸿钧的十二品金莲那种温润,而是带着金属质感的冷冽,每片花瓣边缘都闪烁着暗金色的流光。
“叶辰。”青年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混沌涛声。他的目光扫过紫霄宫前的众大能,没有停留,最终落在鸿钧身上,“路过此地,察觉大道波动异常,特来一观。”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洪荒之中,谁不知紫霄宫是鸿钧讲道之地,乃天道枢纽所在,岂容外人如此轻慢?玉清元始眉头微蹙,周身清气翻涌,已有不悦之色;上清通天则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叶辰脚下的光阶,似乎对那奇异的物质更感兴趣;唯有太清老子依旧闭目,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鸿钧道人缓缓抬手,示意众人稍安。他那覆盖着混沌气流的眸子中,倒映着叶辰的身影,以及他身后那艘神秘的舟船。“阁下非我洪荒生灵?”鸿钧的声音带着探询,“观阁下周身气息,不属阴阳,不纳五行,似不在天道体系之内。”
叶辰指尖轻弹,船舵处的暗金环突然飞出,在他掌心化作一枚液态光组成的令牌,上面刻着“认知”二字,笔画流转不定,仿佛随时会改变形态。“我来自认知以太海,此行是为探索‘存在的本源形态’。”他看着鸿钧,眼神平静无波,“你这方天地的天道,似乎陷入了‘自我闭环’的困境——用自身法则定义一切存在,却拒绝被其他存在定义。”
“放肆!”站在元始身后的南极仙翁忍不住呵斥,“天道运转自有定数,岂容尔等域外之人妄加评判?”
叶辰没有理会南极仙翁,只是将掌心的令牌对着紫霄宫上空一照。刹那间,一道紫金色的光柱冲天而起,将笼罩在紫霄宫上空的天道法网映照得清晰可见。大能们惊愕地发现,那张原本以为无边无际的法网,边缘处竟有无数细密的丝线在自我缠绕,形成一个巨大的、不断收紧的环。
“看到了吗?”叶辰的声音带着一丝淡漠,“这就是你们的天道。它用法则编织了一张网,网住了洪荒的生灵,也网住了它自己。你们称之为‘定数’,在我看来,不过是认知闭环的自我僵化。”
鸿钧的脸色第一次有了变化。他轻抚十二品金莲的手微微一顿,眸中的混沌气流剧烈翻涌。“阁下可知,打破闭环,可能导致洪荒崩解?”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天道之所以自我约束,是为守护这方天地的稳定。”
“稳定不等于僵化。”叶辰转身,指向身后的舟船,“这艘认知方舟,曾见过无数像你们这样的世界。有的因为害怕崩解而选择闭环,最终在自我重复中枯萎;有的则敢于敞开边界,在与外界的碰撞中获得新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能,“你们的天道,把‘守护’变成了‘囚禁’。”
就在此时,上清通天突然大笑起来:“有趣!有趣!这位道友倒是直言快语。”他站起身,周身剑气隐现,“通天倒是想知道,如何才能既不崩解,又不闭环?”
叶辰看向通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打破闭环,不是要摧毁法则,而是要在法则中留下‘可能性的缝隙’。”他抬手一挥,掌心的令牌射出一道流光,落在紫霄宫前的空地上,化作一个不断旋转的莫比乌斯环,“就像这个环,看似是闭环,两面却能在旋转中互通。你们的天道,缺少的正是这种‘既保持自身,又不拒绝他者’的智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