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常遇春部围定了城门,却不再进攻。只远远看着,仿佛已是囊中之物。
而吕珍回望部下,则是另一番景象:
内无粮草: 将士饥肠辘辘,气力衰竭,连握紧兵刃都困难。
外无救兵: 强敌猛攻不止,侧翼“友军”冷眼旁观,后路断绝。
污名缠身: 背负“叛将”恶名,为袍泽所疑,为乡邻所唾。
兵力殆尽: 身边亲信死伤过半,士卒筋疲力竭,阵地压缩至方寸之地。
这哪里是战场?这分明是张士信精心为吕珍及其数千忠勇部下挖掘的坟墓!一个必死的绝杀之局!
吕珍彻底明白了,什么袍泽之情,什么守土之责,什么三日援兵、霹雳火铳……全都是张士信这奸贼精心编织的谎言。他吕珍,连同这数千誓死追随他的热血儿郎,不过是被张士信用来消耗常遇春锐气、拖延时间、甚至借刀杀人的弃子。一个铲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力的冰冷筹码。张士信不仅要他们死,还要他们背负着叛徒的污名去死,死得毫无价值,死得遗臭万年!
悲愤!如同岩浆在胸中翻腾奔涌,几乎要冲破他的胸膛!冤屈!如同无形的枷锁,勒得他喘不过气。冰冷的绝望……如同万载寒冰,瞬间冻结了他的四肢百骸。他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的年轻面孔,那些昨日还在谈笑,憧憬着战后归家的孩子,此刻却变成了一具具冰冷残破的尸体,倒在为“叛将”污名守卫的阵地上……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阊门豁口,残阳的最后一丝余晖也被浓重的血雾和杀气彻底吞噬。吕珍和他的残部,如同怒涛中即将倾覆的孤舟,在做着最后的、徒劳的、悲壮的挣扎。死亡,似乎已是唯一的归宿。然而,他们至死也不知道,一场比战场厮杀更令人发指、更剜心刺骨的浩劫,正在他们誓死守卫的苏州城内,在他们牵挂的亲人身旁,疯狂上演……
苏州城,这座以园林秀美、市井繁华着称的江南水城,此刻已彻底沦为人间地狱。阊门外震天的厮杀声,如同为城内的暴行敲响了丧钟。
张士信所谓的“友邦”、“助守力量”——那些来自东瀛四岛、被贪婪和杀戮欲望驱使的倭寇,在明军主力被吸引至阊门、城内守备力量空虚且人心惶惶之际,终于撕下了最后一丝伪善的面具!他们本就是一群毫无信义、嗜血成性的豺狼,与张士信的勾结,不过是相互利用,攫取最大的利益。如今,苏州城这块肥肉就在嘴边,而张士信为了保存嫡系、借刀杀人,对阊门吕珍部的困境袖手旁观,甚至隐隐纵容,这无疑给了倭寇一个绝佳的、毫无顾忌的劫掠时机!
“哟西!杀光!抢光!烧光!花姑娘的,大大滴好!” 倭寇首领,一个身材矮壮、面目狰狞、梳着月代头的鬼丸十兵卫,高举着寒光闪闪的妖刀村正,发出野兽般的嚎叫。他身后,数千名凶悍的倭寇如同决堤的洪水,嗷嗷怪叫着冲入阊门内城毗邻的繁华街区。
烧!——火把被肆意抛向精美的楼阁、堆满货物的店铺、寻常百姓的房舍。干燥的木质结构遇火即燃,顷刻间,无数火头冲天而起!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将残阳的最后一丝余晖也彻底吞噬。火焰贪婪地舔舐着一切,噼啪作响,伴随着木梁坍塌的轰隆声,一座座凝聚着匠人心血的建筑在火海中化为灰烬。
杀!——倭寇的凶性彻底释放。他们见人就砍,逢人便杀!来不及逃走的老人被一刀劈翻在地,孩童被残忍地挑在刀尖上戏耍。狭窄的街巷瞬间变成了屠宰场,鲜血如同小溪般在青石板路上肆意流淌,汇聚成一片片触目惊心的暗红水洼。惨叫声、求饶声、绝望的哭喊声,交织成一曲令人心胆俱裂的死亡交响乐。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