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0年前,地质勘探队在南布海洋的神秘海岛上,发现了一道贯穿地壳的「熵能紊乱区域」巨大的垂直洞穴。
直径逾千米,内部充斥着扭曲的能量场,任何精密仪器进入后都会因量子态紊乱而报废。这片被称作「混沌深渊」的区域,成为了现代科技无法触及的禁区,于是探测活动便只能依靠于人力开展。
人们通过较为原始的工具以及巨大洞穴内的资源开始了对未知的探索。一时间那种充满不可思议的姿态,致使无数渴望突破物理法则桎梏的探险者纷至沓来。
他们以本土矿石熔炼出「共鸣晶」制作探测工具,在洞穴入口利用悬浮岛屿搭建起悬浮式城寨「熵垣镇」。这些掌握混沌渊生存法则的人被称为「熵契者」,根据与深渊能量的共鸣等级,分为六个阶层:
- 初印者:学习技能与生存技巧的新手,是各个组织培育的新人。
- 灰印者:仅能佩戴基础共鸣晶,在裂隙浅层采集能量样本,相当于入门学徒,可激活一阶元素共鸣,下潜深度不超过800米
- 青痕者:掌握能量塑形技术,能独立完成中阶勘探任务,极限深度5000米
- 玄纹者:导师级熵契者,负责教育新人,可与深渊能量建立稳定契约,常担任探险队领袖,下潜记录突破米
- 星篆者:大师级熵契者,深渊探索的领头人物,下潜深度能够突破米。
- 神镌者:传说级存在,现存仅有四人,能够短暂改写局部空间法则
经过数百年探索,人们发现混沌渊存在「因果反噬」机制:每深入一层,探险者都会无意识与深渊能量签订灵魂契约。返回地表时或是返回上一层级时,契约条款将以奇怪方式生效,这种现象被称作「溯回代价」。根据危险程度,裂隙被划分为七大区域:
1. 零域走廊(0-1200米):有阳光、草地、树木,熵契者聚集地,危险较低。能量场相对稳定,适合新手历练。溯回代价表现为记忆紊乱、轻微晕眩、呕吐。
2. 颠倒迷境(1200-2500米):出现陷阱和危险生物,有监视基地,神镌者「秩序」,环境与地表接近。溯回代价表现为精神疲惫焦虑,伴随严重呕吐、头痛、末端神经麻痹。
3. 深渊束井(2500-6500米):地形复杂,有断层、瀑布,生物危险,是许多熵契者的极限,有监视基地,神镌者「曙光」驻守在此。溯回代价表现为精神疲惫嗜睡,伴随平衡感异常、幻听、幻觉。
4. 食骸熔炉(6500-米):环境阴森,有致死瘴气、噬骨兽等生物,人类遗骸多。气态能量如同沸腾的血雾,孕育着奇异生物。溯回代价表现为内脏器官功能减弱,内脏器官增生,伴随浑身剧痛、七窍流血。
5. 血髓星域(-米):光线微弱,环境已经与地表完全不同,主要是巨型菌类生态环境,有实验基地,神镌者「命座」在此开展实验。溯回代价表现为内脏器官功能过剩,身躯发生变异扭曲,伴随五感丧失、意识混乱、自残行为。
6. 终焉奇点(米+):生存环境恶劣,有熵契者,居民多成为生骸,隐藏深渊秘密。物理法则彻底失效的领域,目前仅有神镌者「织夜」抵达过米处。传说任何试图返回者,将会永久丧失人性、智力、人体机能,甚至致死,身躯异化为怪物。
7.深渊极点 不确定是多少米,至少是在深度两万米以上,被人们称为深渊极点的最终极之地,返回时必定死亡。
杨锋心中想到:\"看来这次的目标,远比想象中更加困难,老耿所谓的武力不高,怕是以自己为标准的。\"他将斗篷的兜帽压低,将书册放回书架上,走出书馆混入一群搬运货物的工人。
看着城寨边缘缓缓下降的悬浮平台,下方翻滚的能量雾霭中,隐约传来齿轮咬合的轰鸣与时空扭曲的尖啸。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