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好了郑氏,姜武和他熟悉的人进行了告别。而在准备好人员以及物资后,这支复国的队伍去了广州。
是的,广州!而不是走向西域。
姜武并不准备走陆路,因为陆路的距离太远了!一路上人吃马嚼,很容易人还没到,队伍就先少了一半。
姜武准备走海路,而唐代的航海技术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663年,也就是14年前,李制派大将征服高句丽,当时的东瀛收到百济国的求援派出了士兵四万人,船只1000艘。
然后呢?唐军只派出了士兵一万三千人,船只170艘,就大败了东瀛的海军。
而也就是那一战后,东瀛派出所谓的遣唐使来到大唐学习大唐的一切(李唐无脑吹的根源)。
波斯复国队伍来到广州后,在广州的造床厂购买了十条大海船。
大唐海军有六种舰船,分别是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海鹘。
楼船体型巨大,承载的士兵和水手最多能达到六七百人,是海上作战的主力平台。
艨艟、斗舰、走舸负责突袭近战,游艇则担任舰队联络、侦查,海鹘配备防倾覆浮板,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使用的特种船只。
可以说,李唐在公元七世纪发展出了一整套强大的海战军事体系。如果不看科技水平,其组织力并不逊色现代航母舰队。
楼船的性能还是挺不错的,只可惜楼船只能在近海开一开,到了远海,楼船就会翻掉。况且,军事用途的船只,大唐是不允许私人购买的。
姜武让卑路斯购买的大海船是大唐技术力的巅峰,它适合远洋航行,长二十丈,可载六七百人。
历史上,真鉴和尚东渡瀛洲,乘海船出发,船上除船工之外,尚有18名僧人和85名工匠,并还能随船携带大批物资,足见海船的容载量之大。
有数据显示,这种类型的海船,载货量可达一千石,而唐代的一石是现代的79.32公斤,一艘大海船的载货量在这个时代达到了79吨,而卑路斯一口气买了十艘。
卑路斯不是空船去波斯的,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这样紧俏,他怎么可能空船去呢?
在船只上装满李唐独有的货物,这十条大船在秋后启程了。
而在启程之前,卑路斯的波斯国人、李唐的一千军士、姜武招揽的水手以及愿意和他一起去波斯的一些弟子,他们在这段时间的训练下学会了航海技术。
然后,在北风的吹拂下,船只南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发。
海上的道路并不一定就比陆地好走,疾病、天灾、海盗,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这支舰队。
不过,姜武早已考虑好了这一切,海上淡水的获取、晕船的问题、海上常见的疾病,在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保障下,人员没有减员。
而观星术以及其他术的配合,天灾的威胁并不大。
至于海盗,他们能抢夺如今地球上最凶悍的军队的东西吗?
四个月后,船队来到了大食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