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墨卿行 > 第227章 银号

第227章 银号(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林彦秋已猜到李文杰的影子在背后摇曳。

他深知自己与两家商号的渊源皆因李文杰,但堂堂县衙欲支取银两,何至于低声下气?

略一思忖,林彦秋放缓语气:“此事本官可代为周旋,但成否不敢保证。”

杜北丰见他松口,死马当作活马医:“林大人,要不晚上同徽商号的人一同聚席?”

林彦秋心中不悦更甚。

杜北丰这区区知县,长期受制于人,如今又夹在李文杰与银号之间,实属无奈。

但他仍耐着性子开导:“杜知县,银两之事不必看得过重。若真要宴请,也该是徽商号来请。沧山如今虽艰难,可他们瞧得上眼的,是我们的药材种植与梨果销路。待这些产业昌隆,管保银号们踏破门槛。届时......”

他话锋一转,“本官还不一定肯借他们家的呢。”

最后一句,林彦秋刻意留白:“你这般,岂非舍本逐末?”

杜北丰立于青砖黛瓦的县衙主堂,透过雕花木窗望着秋雨打湿的飞檐。

同知林彦秋身着玄色对襟长衫,腰间玉带微垂,眉峰如剑般冷冷对视,令他想起当年范府门下士子那副孤高模样。父亲在世时常言“谏臣当有直骨”,此念在杜北丰心中激起微妙涟漪。

李文杰踏着湿滑青石板匆匆赶来时,林彦秋已执笔批阅案牍。

刚毅的笔锋下,乌金墨色浸透宣纸,恰似这个年轻人不肯妥协的性子。

杜北丰瞥见李文杰腰间羊脂玉佩流光溢转,那是太子当年南巡时赐予的信物,此刻映照着林彦秋直挺的脊背,仿若遗世而立的孤松。

“杜大人有所不知。”

林彦秋搁下狼毫,素白指尖轻叩龙纹砚台,“徽商钱庄若真有诚意,怎会连区区茶税银两都斤斤计较?”

窗外忽而掠过穿云雁阵,李文杰抚须沉吟间,乌木镇纸下压着的《盐铁论》微微挪动。

这位文状元出身的现任桐城知县,此刻因林彦秋不肯应下钱庄提出的盐引附加条件而蹙眉:“墨卿啊,这钱庄勾连着京师诸多势力,行事难免圆滑些。”

林彦秋轻嗤一声,砚边寒梅纹样在幽暗烛光中若隐若现:“钱庄若要盐引加成,何不径直向户部递折?我堂堂一县主官,岂能为这等蝇头小利折腰?”

说话间,他将那纸未拆的加急公文推至杜北丰面前,“杜知县既掌沧山县事,这钱庄之事,还望明示。”

杜北丰望着那纸公文上龙飞凤舞的朱批,心念电转。

当年随父亲拜读范相遗稿时,曾见其亲批“士人当有经纶济世之才”,此刻见林彦秋这般风骨,竟生出些惺惺相惜之意。

窗外暮色渐合,檐角铜铃被秋风拂响,恍若多年前范府夜宴上的丝竹余音。

“罢了。”

杜北丰将手中玉扇收起,“我既奉命接洽此事,便依墨卿所议回禀钱庄。”

话音未落,院墙外忽传更鼓,三声闷响间,青石地面映出他决然转身的背影。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