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与刘坤交情匪浅,这等敏感事宜,在未有确凿证据前,断不可轻泄。
虽则同僚间当互尊,然此事太过棘手。
二人各怀心事,县丞李树堂强作平静,摘下玉蜻蜓含笑道:“知县大人,政事不妨大家商议着来!”
“是这般的,鉴于永乐医肆已确定落脚我桐城,为加快药材种植园的建设进度,我对杨清风老东家言明,我府考虑追加二十万两银子用于药材种植园的扩建。”李文杰最终决定调整话语的顺序,既可审视李树堂的为人,又显出官府的果决。
李树堂微露惊讶之色,心下对李文杰的大手笔颇感意外,沉吟片刻后道:“发展桐城经济乃郡府之责,李大人能从全局考量两大商帮落脚我县之事,及时作出决断,气魄令人钦佩。对此事,州府无条件支持府台的决定。”
李文杰未料到李树堂应允得如此爽快,且语气中满是赞许。
他暗自庆幸,李树堂身为县衙主官,并非事事都要插手之人,只要通禀一声,大多不加干涉。
“李大人过誉了。杨清风老先生当时便表了态,愿出资二十万两银子,助力药材种植园建设。此态度着实令人欣慰。先前府台忧心永泰商帮态度不定,如今也算尘埃落定。”
“此外,与和信银号的谈判也已结束,原定的三十万两前期投资增至六十万两。永乐医肆的谈判细节虽未最终确定,但预计投资不会少于五十万两。”
李文杰坐得愈发端正,腰板挺得笔直,目光直视李树堂,心中微有得意。
李树堂对这成果颇为满意,对李文杰的态度也甚为赞赏。
二人从最初的暗中较劲,到后来的妥协,如今已渐有配合默契之意。
皆因二人都有心做出一番事业,且善于把握分寸。
李树堂在德光郡任官时,便以擅长发展着称。如今州府看重的,正是他抓重发展的能力,故而给予府台更多的自主权。
这两桩大事基本敲定,李树堂不禁想起林彦秋这年轻人。
明知自己将调任沧山县收拾残局,临走前还不忘尽心尽责,事成后也不居功自傲。
如此不骄不躁、能力出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青年才俊,不愧是出自大周朝顶尖国子监世家弟子的门下。
“此番两大商帮落脚桐城,我等亦不可忘却,尚有一青年终日勤勉,不慕名利,为县事默默操劳。”
李树堂语气感慨,李文杰自是知他所指,心领神会微微一笑言道:“黄东家甫下马车,便向我打探林彦秋。”
“其所言之语令我震惊,他道林彦秋暗中为他化解一桩大难,此乃促成黄东家速速落脚桐城之关键。当时黄东家慨叹,桐城既有如此实心实意为商贾着想之官员,若不将药山设在此间,便是永乐医肆决策之失。近几年,永乐医肆发展之重心逐渐南移,我江南道觊觎永乐医肆之地,又何止桐城一处。”
李树堂闻之大笑,凑近李文杰低声趣言:“今日清晨,我还与德光现任知府抱怨一番,嗔怪他才来几日,便将德光官府盯梢数月之永泰与和信两大商帮撬来此处。”
李文杰心中自是明白,李树堂主动提及林彦秋,怕是有所暗示。
林彦秋行事干练,实非常人能及,以至于屯田司、灵机坊、试验田三位正职官员皆被其光芒所盖。
若继续留于府中,不加提拔实难服众,然其锋芒过盛,亦易招致祸端。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