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事若是镇府司和刑部接手,那必然是人头滚滚。
骂名自然落在镇府司头上。
若是刑部和大理寺接手,可能会温和很多。”
看到儿子的表情,王宁远摇摇头。
“这种事大皇子不能参与,骂名只能老子背,贤名必须留给继承人。
太子会花从江南收回的银子就行。”
“爹,您的意思是江南一案会交给镇府司办理。
也对,这次扬州之事镇府司给皇家抹黑,干脆连骂名也替皇家背上。
怎么不对?”
王宁远点点头,“对,没什么不对。
只是苦了二皇子,要背一生的污名。”
德哥儿一想就通,笑嘻嘻的说道。
“您也真是,也许这就是二皇子最想要的呢!”
爷俩聊的开心,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
“听说府丞大人家的麒麟儿来了,替本官通传一声。”
顺天府治中大人曹龟来了,王宁远笑眯眯示意儿子去迎接一下。
这位八面玲珑的曹治中,儿子多接触一下总没有错。
文来词去了盏茶工夫,曹治中这才走到王宁远身边。
“真羡慕持正兄,已经后继有人。
夏尚书慧眼如炬,得美玉而教之,实乃人生快事。”
说着将手里的文书递给王宁远。
“南镇府司的手笔?”
曹大人笑着接过茶杯,“该是陛下安排的,两支国侯家的商队,还都是家中出色子弟领队。
这是用侯府未来到辽东打拼。”
王宁远起身拿着文书到桌案前用印。
这是顺天府的特权或者说是一种监察权也行。
京中勋贵人家每三个月都需要到顺天府报备府中主人的行踪。
京中勋贵想离京去办事哪有那么容易,对他们的管控十分严格。
这也是王宁远出任顺天府实际上的一把手敢威逼宁荣二府的根本。
有这个权力,也有同等的义务。
若是京中勋贵家有人在无报备的情况下被人认出遭到弹劾,顺天府同样有罪。
“这个年又不清静喽!”
“大人明见,这不也是引蛇出洞的好机会嘛!
下官已经知会五城兵马司和都税司眼睛放亮。”
“大冬天的去辽东,为了功绩勋贵的日子也不好过。
起码他们还有机会保住手里的富贵。”
曹龟笑着接过文书,诧异的问道。
“宫里大肆采购,可是太子妃已经选定?”
都是老狐狸,单单从采买的物品上就能察觉到不同。
“不可说,不可说。
总之与我等无关,有事也是御史台顶在前面。
国本已定,贺喜的折子可千万别落在后头。”
曹龟看看在一边安静待着的德哥儿欲言又止。
“曹大人,儿女婚事切莫操之过急。
有空让您夫人携贵女陪陪我家夫人。
同在一个衙门总要避嫌。”
曹龟笑呵呵的拿着文书离去。
“爹,你们是在谈我的婚事嘛?”
王宁远点点头,“没错,要是你娘让你去见客,可别丢人。
这事不急,怎么也得让你们相处个三五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