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254章 起高楼四

第254章 起高楼四(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贾政刚走到王宁远的职房门外,就听到充斥着血腥气的话。

“给脸不要脸是吧?

哪个庵里的尼姑,查清楚在回我。

不拆你们几座庙不知道消停是吧!

夫人和馨姐儿没事吧?”

“夫人和小姐安好。

家里的下人也没想到居然有僧尼到工坊里化缘。

只是随口问候一句,人家就顺杆往上爬,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小姐命格不好。”

“替僧,不提这茬我还差点忘了,这些吸血鬼!

先去查查他们出自哪个寺庙。”

王顺从职房出来,这才看到站在外面的贾政。

王顺眉头一皱,行过见面礼就开始扭头找人。

老爷夫人宽容就忘了自己的本份!

刘槐手里抱着文书刚进来就看到铁青着脸的王顺。

跟在王宁远身边多年,只一眼刘槐就知道问题出在哪。

“愣着干嘛,没看到贾大人在嘛,赶紧去通报!”

刘槐喉头一动,对着贾政点点头,立马进了职房。

等贾政被请进职房,刘槐才低着脑袋走到王顺面前。

“衙门中没有人手?

老爷职房外居然没有人守着,隔墙有耳你能不明白?”

说完王顺一甩袖子扭头就走。

贾政异常客气,落座后主动关心起王宁远。

“所为何事,让王大人如此气愤!”

王宁远摆摆手,无奈的摇摇头。

“富贵人家为了保住自己和后辈的生活,居然信奉起让人代替去修行这种鬼话。

富贵人家想保住荣华富贵,佛道既得了钱财还让富贵人家欠了人情,真是一举多得。”

王宁远真是有感而发,贾政也是急声劝道。

“持正慎言,太上皇就有替僧在法华寺修行。”

看到王宁远眼神不善,贾政继续开口道。

“持正清理顺天府寺庙度牒想来已经知道皇家每位皇子、皇女出生后都会选一幼童剃度代为修行。

有人信之,甚至视其为自己另外一个身份。”

王宁远一愣冷声问道。

“皇家每位皇子皇女都有替僧,为何没听陛下说起。

度牒也未表明其替僧身份,真的事每位皇家中人都有替僧。”

贾政肯定的点点头。

“当年徒家夺天下,除江南世家举全家之力相助外,佛门更是在钱财粮食上全力支持徒家。

徒家得天下后,替僧才得以大行其道,一是为了感谢佛门支持,毕竟在世俗朝廷中没有起政治势力。

二来佛门一心向善有助于朝廷对百姓的治理。

三来佛门确实财货太多,唯有徒家对佛门较为宽容。

佛门也有其政治追求,在徒家得天下后曾向皇家索要国师一职。

四王八公极力反对一下佛门才放弃。

可佛门功绩不可磨灭,最后皇家才答允替僧一事,皇家只须用钱财物资支持替僧修行。

内库每年在皇家寺庙的支出近百万银子就是此原因。

为了相互制衡,四王八公子嗣都选幼童进道教代为休行。”

“清虚观张道长真是代善公替身?”

贾政点点头,“贾家每人多有替身在清虚观修行。

这也是王大人清理佛道有如此大的阻力之一。

顺天府清理度牒屡屡发生冲突,暗地里看笑话的人何其多。”

王宁远冷笑一声,原来皇家和勋贵之间居然还有如此多秘闻。

“你们放任佛道兼并土地,就在为了自家少支出?”

“人心不足,如今许多人却成了佛道在朝廷中的政治盟友。

有自家的钱收买自己,何其可笑。”

王宁远轻点着书案,拧眉问道。

“法华寺有太上皇替身,为何住持却没有表明?”

贾政的目光移向王宁远手边的茶杯。

“来人,给贾大人上茶。”

外面应了一声,明显不是刘槐的声音。

看到端茶是李标,王宁远还愣了一下。

贾政喝了一口茶,这才将官帽取下,一拉官服,这是准备长谈。

“清理佛门最激进的并非王大人。

王大人在清理佛门田产时受挫还知道转进。

当年义忠亲王手段更加激烈。”

看到王宁远眼睛睁大,贾政还挑眉笑笑。

“佛门化铜铸佛,导致朝廷出现钱荒。

到如今户部依然在划银子让工部宝源局大肆收购世面上的假铜钱回炉重造。

各省宝泉局不但到重铸铜钱,还得大肆打击私炉。

持正出生齐鲁大地,济宝局,临宝局,莱州局为我朝首屈一指的铸钱局。

那持正可知这三局收纳多少私炉。

虽然齐鲁大地佛道不盛,可私炉泛滥,私自铸钱最多的就是佛门。

义忠亲王心忧江山社稷,更是动兵将北方一京五省内的大寺庙围困。”

王宁远一脸的不可置信,这位先太子有这么猛?

贾政伸出三根手指,“事出到事发仅有三日。

除部分文官,只有参与其中的勋贵武将知晓。

太上皇在法华寺听佛道两家辩经,得知此事雷霆震怒。

这也是义忠亲王被逼反的缘由之一。”

太子触碰军权,还能无声无息的做出如此大的动作,哪位帝王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准备为期五日的辩经大会三日就草草结束。

都说无巧不成书,太上皇离开法华寺回到宫中就卧床不起。

替僧更是在两日后就暴毙而亡。”

王宁远听出点味道了,笑眯眯的问道。

“义忠亲王有手握大军,最后却落得身首异处,也是千古罕见。

仅仅几日,本来支持义忠亲王的勋贵当即跳反,其中到底发生了何事?”

贾政摇摇头,“具体如何本官也无从得知。

无外乎利益罢了,最后看谁家军中力量被清洗的更甚或许能看出端倪。”

听到这话,王宁远一脸戏谑。

“似乎荣国府就没有受到冲击。

南北两王也安然无恙!”

“王大人想差了,当时荣国府已经没有兵权。”

糊弄鬼呢,两代荣国公都是儒将,用兵如神,能不给自家留底子。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