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152章 诛心

第152章 诛心(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李先生请坐。”李佑微笑道。

李邦华焦急说:“我怎坐得住?王家抄不得,一旦抄家,三县士子皆离心离德。”

既然李邦华不坐,李佑就自己坐下:“我知道,王家先辈门生弟子遍河南。包括李先生在内,也曾受教于王家先辈。”

“我非为王家先辈的后人求情,”李邦华只得耐心解释,“王家真动不得啊!”

查抄王家,等于捅了马蜂窝,李佑当然非常清楚。

王家先辈,曾是朝中重臣,其子孙也多有在各地为官者。王家子弟,也曾散尽家财,招募乡勇抵御叛军,虽未能立下大功,但其忠心可见一斑。

不管怎么说,王家在当地确实有一定的威望。

如今王家投靠李佑的,虽非嫡系,但也是族中重要分支。

声名远扬,人脉广泛,忠君之举有迹可循,这就是东门王氏,现在被李佑给抄家了。

辖地之内,估计很多看热闹的士子,包括忠于李佑的底层士子,都会站出来为王家打抱不平。

如果是在玩一场争夺天下的“游戏”,查抄王家的负面效果,很可能出现“民心稳定度减一”。

李佑突然冷笑道:“李先生,你觉得我能占据三县之地,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士绅吗?”

“靠的是分田。”李邦华心里非常清楚。

李佑又问道:“王家破坏田政,在分田之前,偷偷送数千亩土地,给开元寺做寺田。这是要掘我的统治根基啊,如何能轻易饶恕?”

李邦华叹息说:“若真只为田政,怎会现在才查抄王家。将军的心思,我其实明白,无非是弹压士绅而已。可弹压也要有个限度,士绅已经献出田产,他们步步退后,我们不能一直紧逼,否则必然离心离德。”

“他们在退后?他们在逼我动手!”李佑大怒,“都把手伸到我将军府来了!”

李邦华劝道:“暗结私亲,确实容易拉帮结派,但只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反而有利于士绅的效忠。”

这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了,历朝历代起兵者,为了拉拢士绅和实力派,非但不会阻止这种姻亲关系,主君甚至会主动跟大族结亲。

比如前朝某位开国皇帝,为了稳固势力,与各方豪族联姻。

李邦华确实在为李佑着想,士绅这样联姻之后,肯定会更加忠于李佑。

李佑却不领情,说道:“他们是效忠于我吗?不,他们效忠于家族前程。我不想自己开创的局面,才区区三县之地,治下官吏就已经盘根错节!他们想要权力,就老老实实办事,我自会给他们升官,而不是来腐蚀我的属下!李先生,你难道想在匡县搞个陈留党出来?你在长安吃过的党争苦头,还要让我治下能臣干吏重新吃一遍?”

这属于诛心之言,李邦华生气道:“我绝无拉帮结派之心,也绝不想做什么陈留党魁!”

“你不做,他们会逼着你做!”李佑双眼死盯着李邦华。

李邦华心思百转,突然一声叹息,不知道该说什么。

“将军!”

刘柱急匆匆跑来禀报:“将军府外,聚了几百士子,闹着要进来给王家求情。”

李佑冷笑道:“王家真有面子啊,我昨天抓人,今天就能聚这么多。”

李邦华枯坐原地,感觉自己里外不是人,他夹在李佑和士绅中间,帮哪边说话似乎都是错的。李佑出门来到将军府外,数百士子见他来了,集体作揖高呼:“请将军网开一面!”

“哈哈哈哈哈!”

李佑变脸变得无比快速,哪还有半分愤怒?他一脸喜悦道:“诸君今日能来,我心里喜欢得很啊。”

一个士子欣喜道:“将军可是愿意释放王家人?”

李佑走到这些读书人中间,笑着说:“诸君今日能来请愿,可见已经打心底认可我李某人。否则就不是结伴请愿,而是在暗中密谋了。能得诸君之心,足以成就大业,我又如何会不高兴呢?只是……”

突然话锋一转,李佑叹息道:“王家带头破坏田政,我作为三县之主,总不能徇私枉法吧?诸君放心,一切依法行事,肯定不会冤枉王家,当然也不会纵容犯罪。”

举人刘景升突然站出来:“敢问将军,事先可有立下约法,分田之前不得转赠田产?若没有事先约法,那就是不教而诛。”

“王家那是转赠吗?”李佑冷笑一声,下令道,“把开元寺的和尚带来!”

不多时,士兵押来十多个和尚,都是开元寺的高层。

李佑对开元寺住持慧能禅师说:“牢房饭菜,是否还合禅师心意?”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