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150章 派系矛盾

第150章 派系矛盾(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制弓匠人、烧窑工人,拖家带口被李佑掳走,妇孺加在一起超过四千。

精锐降兵却很难处理,主要是舍不得家人。

硬要把降兵带走也行,但军心就很难说了,指不定哪天就要阵前倒戈。

于是,李佑特地多停留几天,派兵前往各乡里,把他们的家人“接”来。足足又耽搁十六天,转眼之间元宵节都过了。

船只用来运送物资,除了王铎征召的,李佑自己也抢夺了十多艘。

年迈老人,稚龄幼童,也都坐到船上,其余全部顺着河岸前进。跟匡县的苏皓汇合之后,整个队伍已经有上万人,浩浩荡荡朝着汴水而行。

来到白马县城外,王铎亲自登岸,至城下大喊:“我乃滑州节度使王铎,此去匡县剿匪,快快疏纳粮草!”

见鬼的剿匪,他们在滑州城耽搁半月,消息早就传到白马县,大家都知道滑州节度使从贼了。

白马知县惹不起,见贼寇拖家带口,似乎只是路过此地,立即让城中大户筹备粮草。等于是花钱买平安,半天时间弄来一千石,还附赠一条商船,小心翼翼的将反贼礼送出境。

又走两个时辰,已经到了傍晚,便在河边扎营休息。

一条小船驶回,探子汇报道:“将军,从这里到陈桥镇以北,并未发现官兵踪影。”

“好,你去休息吧。”李佑说道。

王铎皱眉说:“不应该啊,河南道观察使的大军,接到我的密信之后,应该早就到陈桥镇了。”

“不管了,先回去再说。”李佑懒得去想观察使出了什么幺蛾子。

四天之后。

李佑率领大部队来到陈桥镇,这里商贸繁荣,是整个河南的交通要冲与货物集散之地。

陈桥镇、河阴镇、陕州镇、怀州镇,并称为河南四大名镇。未来,某位开国皇帝便是在陈桥镇黄袍加身,开启了一个新的王朝。

此地异常热闹,一个镇的商贾数量,比李佑占据的匡县县城还多。

商贾们早就得知贼情,店铺纷纷关门,商船也逃往北方,就连码头都看不到几个人。

物资船队就此进入汴水,沿河西行返回匡县。

不断有探子划着小船,去北边探查官兵信息,终于在第九天传回来消息,观察使带兵跑黄河航道去了。

又过数日,已经过了鄢陵县地界,探子终于回来报告:“西北叛军,已经从山西入河南!”

这个信息非常滞后,李佑还在滑州时,叛军就已对关中皇陵动手。几千人驻守的皇陵所在城池,叛军趁着元宵灯会,派三百士卒伪装进城,里应外合一举拿下!

黄巢、尚让、朱温全都参与其中,皇陵被毁,殿宇被烧。皇陵周边数千官兵,即便投降也被杀死,还杀了数十个守陵太监。叛军们竖起“大齐真龙皇帝”大旗,在大唐皇室的祖坟前开怀畅饮。

称帝的是黄巢,打下皇陵所在城池的,同样也是黄巢,尚让和朱温跑得有点慢。

至于“大齐真龙皇帝”,那是叛军宣扬的一个名号,黄巢为了聚拢人心,于是僭越了这个帝号,也因此跟尚让、朱温产生间隙。

都是一起造反的弟兄,你这突然称帝,那我该算什么?

此后又分赃不均,争抢财宝和皇陵器物,朱温跟黄巢彻底闹翻。

朱温往西北走,沿着黄河而上。

黄巢往南边走,此时此刻,正在围攻许州,他想南下占领襄阳,图谋更大的地盘。

……

二月中旬。

河南道观察使李懋芳、汝州防御使王思任的河南军队,眼巴巴的坐船出发,想要去保护皇帝的祖坟。

走到半路上,听说皇陵已经失陷,叛军正在攻打许州。于是,二人在黄河边下船,步行前去救援许州,他们也算忠君为国了。

只行军三十余里,就听说许州城没了。

李懋芳直接傻眼,私下跟王思任商议:“季重,还是撤军吧,或者等待友军增援。贼军势众,咱们恐怕难以抵挡!”

王思任说:“不能撤军,可前往郾城休整,静待六镇大军前来相助。”

两人此时都有些心虚,但中途撤兵太难看了,那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论胜败都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翌日,河南军队开始撤兵,想坐船退往郾城。

但他们已被盯上,不断有叛军骑兵追来,刚开始只有十余骑,半天之后就增至数百骑。

“贼寇怎恁多骑兵?”李懋芳惊呼。

王思任说道:“不能往河边退了,去西北边的山里!”

五千河南大军,在贼骑的注视下,扔掉辎重加快行军。数百贼骑不停骚扰,却又始终不进攻——都是骑马步兵,主要用来赶路的。

眼见距离伏牛山越来越近,身后突然响起轰隆隆的马蹄声。

黄巢亲自来了,还带着尚让和王播。

三路贼寇,加起来足有三千骑兵,带着惊人的声势席卷而来。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