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我们的1649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他们是因为工作而死

第一百九十九章 他们是因为工作而死(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建筑公司经理王四平悠悠地发言道:“在钢材极其紧缺那阵儿,我们不得不用那些小厂子生产的地条钢,咱不提拉力压力什么的,他们开车运来时,地面颠簸了一些,那些‘钢筋’都能颠断了不少------”

“我靠,还有这样的钢筋?那后来呢?”

“不是还有没断的吗我们就挑选出来,用上。至少十几年过去了,穿越前也没发生什么事儿------”

网上大家一时无语,该是指责谁?又有什么用?

接下来是两种混凝土预制板的对比测试。

两块大小一样的0.9米宽,3.6米长四眼混凝土预制板,被架了起来,它们同样都是自重六百公斤。

试验项目只有一个:静态负荷极限试验。

大家都看到,当明人劳工们一块块不停地往两块混凝土预制板上加铁锭时,左边的最先断裂了,右边的又加了几块后也随后发生断裂。

精心称量后,得出了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论据:此次竹筋混凝土板材最大的静负荷极限是自重的百分之七十一左右;钢筋混凝土最大静负荷力为自重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最后大家慢慢算了下数据,与那面的世界相比,竹筋混凝土预制板大概每平方米的承受力在1.1kn到1.3kn之间,比一级混凝土预制板的承受力强,但达不到二级混凝土预制板的要求。

而那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则勉强地能达到二级板的水平。

考虑到两家水泥厂的水泥质量水平问题,结果已经相当让人满意了。

有汉唐集团的人怀疑地问道,竹筋表面光滑,机械摩擦力明显比较小,因此它和砼体很容易剥离,那么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接下来的视频算是回顾了。

建筑队的人在向阳的山坡上挑选长度合适的毛竹,精心分胚,然后用石灰水煮过,看来是去除竹胚中的液体和油脂。然后又在百分之三的石硫化合物中浸泡,最后又用木焦油处理------这是在做防虫防腐呢。

关键之处是在对竹筋的处理,他们采用的是并体竹筋骨架,竹筋之间保持五厘米的距离,用铁丝分六处绑定,以增加它的机械摩擦力和强度。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