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几句闲话,宝钗也就要回去了,到了梨香院,薛姨妈也是刚从王夫人那里回来。平儿生儿子了,认在凤姐名下,对于凤姐来说也是一种保障,其实就是对于孩子的前途,这样的安排也更好些。
宝钗心里却是有另外一件事,薛家在贾家借住的时间也不短了。是不是要搬走了,当然薛蟠还是那样不长进,只是自己明年出嫁,还要给薛蟠说亲,这样大事来了,总在亲戚家住着,似乎不太好。
晚饭过后,宝钗就跟薛姨妈说了起来。薛姨妈想了想道:“京中倒是有几处宅院,要说搬也是容易的。只是你哥哥那样,万一在外面又惹出来来,好歹住在你姨爹家里,外人总是要看你贾府的脸面。还有就是你琴妹妹的事情,听老太太的意思似乎是想着要是选秀不成,把她说给宝玉,要是这事成了也很不错。”
宝钗不由的道:“只是我跟哥哥的婚事要是议定了,薛蝌的亲事也要马上说了,邢姑娘年龄在那呢,就是己经订了亲,也不可能等到三年后宝琴婚事定了再出嫁。”
要是现在宝琴的婚事己经议定了,让邢家等等,先把宝琴嫁出去,薛蝌再娶亲这个说的过去的。现在宝琴选秀都要在三年后,选上选不上还不知道呢,要说宝琴成亲后薛蝌才能娶,那真是不好说了。
等到薛蝌的亲事提到议程上,那真是没办法在贾家住了,亲外甥在家里住着娶妻生子就算了。像薛蝌这样的,跟贾家关系真不大了,到他成亲的时候,薛姨妈还可以不搬走,但薛蝌兄妹那是肯定要搬走的。让宝钗说,与其这样,不如一起搬了省事。
薛姨妈仍然显得有点犹豫,道:“你哥哥的婚事还没议定呢,先等等再说。”要是搬出去了,想再搬进来那是没可能了,现在靠着贾家,有个事总有个人能来料理,就比如眼前薛蟠说亲也好,还是给宝钗准备嫁妆也好,跟凤姐或者王夫人说一声,事情办起来都容易的多。
宝钗看薛姨妈很愿意在贾家住下去,只得道:“也是。”
说起来贾家也确实没人亏待他们,想着有个照应也是好的。再明年自己嫁过去还不知道那里又是怎么样,先住着也好,眼前也没其他两全的办法。
转眼入秋,天气冷爽,贾母看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都在,便道:“说起来迎丫头跟宝丫头是一样大的,现在宝丫头的亲事都订下来了,你们也该为迎丫头操操心,从来不见你们谁提起来。”
一句话四个人都不由的低下头,邢夫人虽然是迎春名义上的母亲,但又不是亲生的,她从来不管。至于王夫人,虽然平常对迎春也是都过的不去,但到底是婶子,差了一层。凤姐这个亲嫂子,倒是跟贾母提过,只是后来平儿生了儿子,她的心思也转到孩了身上了,更是顾不得迎春。至于李纨,那差的更远了,说亲之类的才轮不到她来说。
贾母只能叹气,便直接道:“那你们也都操操心,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人家,迎丫头的婚事也该说了。”
“是。”众人都是答应着,只是谁心里也没底。迎春的婚事真是不好说,她是庶出,出身上差了,当然庶出的还有探春,但各方面论起来迎春哪里如探春,经常来贾府的诰命们,也见过贾家的小姐们,估计知道探春的极多,至于迎春,当然也没人说不好的,只是大家都要无视她。
贾母又看向李纨道:“年轻仕子里头要是有合适的就更好了,也不讲多高的门第,只要好人,有功名就好。”
李纨明白贾母的意思,这是希望她回娘家打听打听,其实像迎春这样的高门庶女,一般仕子也不是很愿意娶,再加上迎春那样的个性,李纨真的想不出嫁到什么样的人家算好的。但这话也不好说,只是答应下来,反正只是打听,又不是包她身上。
贾母又想到了贾敏,迎春的婚事贾母自然也托贾敏了。条件跟林瑜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家里得有女性长辈的,还有就是家里稍微有点根基的,贾家好歹还是国公府的名头,要是家底太差了,面子上也过不去。
贾敏听说之后也有些犯难,就迎春不会管家理事这一条就是她的致命伤,只说打听看看,其实以贾敏平常来往的圈子,合适迎春的就更少了。
“说起来姑太太也有几天没来了,凤丫头你打发人过去问问,家里有什么事情?”贾母对凤姐说着,有大半个月不见贾敏过来了,应该是有什么事。
凤姐笑着道:“再有一个月就是选秀复试,姑太太怕是忙着林妹妹选秀的事情呢。”家里没人复选,这一界又是新规矩,贾母不知道不奇怪。
“唉,我还真是老糊涂了,这么大的事情也忘了。”贾母说着。
推荐一本好看的新作《狗神》,稳定更新,质量还不错。闹书荒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呵呵。欢迎收藏订阅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