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杨若晴不得不佩服一下老汉的魄力。
老杨家的堂屋盖了很多很多年了,杨华忠他们都在那里长大的。
老汉特别看重那堂屋。
几许风雨,那堂屋的屋顶瓦片不知道破损和修补了多少回,屋子里面的墙壁也是出现了很多次的裂缝,屋嵴横梁之类的,更是换过一茬又一茬。
十年前,杨华忠他们兄弟就建议过老杨头把老宅前院的堂屋推了,再重新翻盖。
钱,三房和五房出大头,其他房出小头。
其他人都没有异议,唯独老杨头不乐意。
问其原因,老汉是这么说的,说那前院的堂屋,不仅仅是用来住人的屋子,而是一段回忆,承载着一段历史。
那屋子在,里面的摆设啥的都没变化,当年的那些旧时光,已经故去的人和事,就都能找到影子。
一旦那屋子给推掉了重新来盖,哪怕还是原来的地基,但那种感觉就变了。
所以,这些年老杨头一直以一己之力来对抗老杨家其他上上下下的人,坚持维持老宅堂屋原本的样貌,不行了,就修修补补。
大家伙儿嘴上不说,心里也都清楚老杨头最深层次的用意。
那就是,大伯杨华安,二伯杨华林,大堂哥他们,都是在那里长大的,那里的记忆太深刻了。
所以后面大家也就不再去提了,但是每年,杨华忠他们还是会拿钱出来请工匠来修缮那边的堂屋。
将断裂的屋梁还掉,将外面的危墙用柱子重新抵住,以免坍塌。
同时,大家伙儿还都会叮嘱各家的小孩子,尽量不要往老宅的危墙底下去玩耍,以免出现意外……
而如今,老汉竟然主动提出要推了那边的堂屋,重新盖新屋子,大家伙儿真的觉得很震惊,也很意外。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