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抱着圆圆往家的方向走,同时贴着圆圆的耳朵小声说着话。
然后,快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圆圆不仅脸上露出了笑容,而且还搂着杨若晴有说有笑起来。
后面,杨华忠和骆铁匠看到这一幕,也可算松了口气。
因为骆铁匠回来了,东西也都准备好了,所以留下杨华忠看家,骆铁匠赶着马车,载着孙氏,王翠莲,杨若晴,以及两个小家伙一起动身上路,前往周家村。
小孩子们最天真了,哪怕不高兴,可是只要你哄一哄,拿一会儿就好了。
而且之前的事儿,就像是过眼云烟,风一吹,半点痕迹都没剩下。
所以去往周家村的车厢里,那是欢声笑语不断啊。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为啥骆家去周家村走亲戚,孙氏作为孩子们的嘎婆,也要跟着一块儿啊?
哈,如果你们有过抚育双胞胎的经历,自然就明白了。
两个妇人,一人带一个娃。
三个妇人,这样更加从容,因为其中一个妇人吃饭啊,上茅厕啊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换手。
经历过当初辰儿丢失的阴影,不管是骆家,还是老杨家三房,在抚育孩子们这块,都是绝对的小心谨慎,半点意外都要杜绝。
所以,这趟陪两个孩子去周家村上门,孙氏必定同行的。
同理,像杨若晴和孙氏杨华忠他们去草场朵儿那边做客,又或者去四房五房吃酒席,也必定是带上骆铁匠和王翠莲他们同行,王翠莲和孙氏的任务就是带孩子。
可千万别喷杨若晴,说她压榨两位女性长辈的劳动力,不让她们休息,非要她们帮忙带孩子啊。
这可真是冤枉了,这是她们自己主动要的呀,杨若晴很多时候心疼她们,不让她们那么累,她们还不高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