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对了,这永进应该也吃过饭了,咋不过来聊天呢?”杨华明刚将自己的疑惑问出口,便见绣红过来了。
“二丫头,你过来做啥?你爹呢?”杨华明问。
绣红脆生生的叫了一声:“四爷爷。”
又朝老杨头和骆铁匠那恭敬的喊了:“太爷爷。”
“骆爷爷。”
这才转过身来回答杨华明的问:“回四爷爷话,我娘打发我过来跟姑姑借东西,我爹他吃过饭就去我舅舅家帮忙铲猪圈去了。”
杨华明:“啊?这么勤劳,今天刚到家也不歇一会儿啊!”
老杨头说:“你当谁都跟你那样?”
杨华明咧着嘴嘿嘿的笑,朝绣红那摆摆手:“你晴儿姑姑在后院灶房呢,你找她去吧。”
绣红微笑着道了声谢,转身往后院灶房去寻杨若晴去了。
这边,杨华明自言自语道:“永进这小子手脚还真是勤快,干活也不嫌弃,铲猪圈那活计可是又脏又累的!”
老杨头说:“这说明永进人品好,既然娶了人家八妹,就肯定要对八妹的娘家好。”
“孙家干活的人手不足,你孙叔上了年纪,那么大的养猪场的活计都落在小洁爹他们夫妇肩上,也都是五十岁的人了,做起来肯定不如年轻那阵子好使。”
大孙氏夫妇的年纪在孙氏和杨华忠之上,杨华忠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了,孙氏也四十八。
大孙氏两口子可不都是五十朝上,过个几年就奔六的人了么,哪能还像年轻那阵子拼呢!
“我听晴儿说,劝过她大舅和大舅妈,大杰和小洁也是那个意思,让他们两口子再过一两年就不要再搞养猪场了,在家歇着。”
骆铁匠也接过了话茬,说:“可他们两口子做这行做了十几年,闲不下来啊,晴儿他们就说了,说你要实在闲不下来,非得打理养猪场,那好歹请两个人过来帮忙。”
老杨头也连连点头:“对,对,请人帮忙,不然,那几十头猪,不论寒暑都是他们三口人在打理,太累了!”
不说别的,仅仅是几十头猪每天铲猪圈,将粪便啥的从养猪场运走这件事就是一桩力气活。
不铲吧,那肯定不行,猪圈太脏了猪们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容易生病,夭折。
几十头猪,生病了折腾主人,夭折了就更是直接的金钱损失。
所以养猪不容易,得尽心尽力,听说暑天蚊虫多又闷热的时候,孙家人都是轮番去猪场里给猪们泼井水来降温,隔三差五的还要去买西瓜回来切给那些猪们吃,用以降温……
老孙头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在家里躺着。
“太累了,不行就真的要请人,可就怕他们心疼那几个钱。”老杨头又说。
杨华明说:“本身也赚不了太多的钱,请人还得花掉一笔,估计是舍不得请。”
众人唏嘘了一番,但毕竟这是孙家的事,最后拿主意的还得是孙家自己。
孙家的条件其实已经非常的不错了,孙子大杰是举人,如今在湖光县那边做县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