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女孩子的出路是念书考大学。
在这古代,科举虽然是面对男孩子的事,但凡有点条件的人家的女孩子都不是一味的嫁人生子,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不管是镇上,县城,庆安郡,长淮州,亦或是京城……
但凡有条件的人家的女儿们,出嫁前在家里跟着母亲和加重姐妹念书识字,学针线女红,学习掌家理财,管理下人,各种繁文缛节,各种人情往来。
等到出嫁的时候,家里会赠送一笔嫁妆。
这些嫁妆里不仅有压箱底的银子,还有田地,铺子,甚至成群结队的丫鬟仆人仆妇做陪嫁。
所以这个时候你必须要学会打理和经营你的产业,如此,你在夫家,才有源源不断的彩礼来傍身,说话底气硬,在夫家各种关系里都能周旋自如。
像老杨家这样的人家,虽然是近些年才刚刚变殷实的,远不比那些底蕴深厚的人家的小姐,嫁妆丰厚,仆妇成群啥的,有庄子,有整片的山做陪嫁。
但是,从朵儿到三丫头再到绵绵,那嫁妆都很不错。
朵儿就不提了,杨若晴自己的妹妹,婚前婚后源源不断的贴补,是一笔没法算清楚的账目。
咱就说说三丫头,三丫头压箱底的银子有五十多两!
嫁到仓乐县那边,三丫头将这些银子都拿去存了钱庄,每年拿到手的利息都足够养活她和孩子了。
而且请别忽视了,刘雪云在仓乐县衙门做二把手,吃官家饭。
再说说绵绵,绵绵出嫁的压箱底银子跟三丫头一样的,大部分都是杨若晴这个堂姐贴补的,一碗水端平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