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去草场啊,只要这些猪儿们有了着落,我们人就不急了,啥时候都能捡几件衣裳跑路。”
老孙头点头,那些桌子椅子锅碗瓢盆啥的,带不动就不带。
只要关键的几样保住了,留得青山在就不愁没柴烧!
孙家的问题迎刃而解,大孙氏屁颠着回去收拾猪圈去了,而老孙头则打算先去草场看看。
总不能让小朵他们给收拾猪圈,他得自己过去布置。
当然了,老孙头绝对不可能空着手去草场,他回家后拎了一坛子烧酒,外加几斤五花肉,这才兴冲冲去了草场。
而村子里,经过杨华忠他们的多番游说,已经有五成的人家在收拾东西准备前往安置点。
剩下人里面,三成在观望,两成在抗拒。
这两成的人还想游说剩下的三成人跟他们一起留下,所以村子里各种说法都有。
尤其是早上池塘边浆洗的时候,你能听到各种声音,其中这抱怨声最大的,是姜二家。
先俊娘一边用力挥舞着棒槌捶打着衣裳,边扯着大嗓门跟旁边的其他浆洗妇人们说着迁徙的种种弊端。
“这大热天的,大伙儿放着自个家里的竹床凉席不睡,非得跑去跟人挤帐篷,闹哄哄的,蚊虫一捞一大把。”
“人多,洗澡换衣裳都不方便,生火做饭更费事儿。”
“有些人猥琐,偷看咱妇人闺女洗澡,有些人手脚不干净,浑水摸鱼,搬去安置点那就是找罪受,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自个家里稳妥!”
有人赞同先俊娘的话,确实,家里啥东西都是现成的,搬去安置点,诸多不方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