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被小花抱在怀里的福娃都扭动着屁股挣扎着要下来,刚把她放到地上,小家伙立马歪歪扭扭往大箱子那边冲。
她都还没有大箱子高呢,站在那儿小手用力拍打着箱子,笑出了两行晶莹的口水。
“哎哟,瞧瞧这小东西激动的,来,爷把箱子打开哈,瞧瞧你大姑父给咱福娃捎啥好东西了啊……”
杨若晴把快乐带给娘家后,又惦记着家里的事儿,赶紧往外走。
孙氏追了上来,“晴儿,今个都二十九了,明日就过大年,小安今个能到家吗?”
这个问题,杨若晴也没法回答啊。
又没有手机,联系都靠中间人跑腿,又或者飞鸽传书,这时效性不好精确把握。
“娘,小安既然许诺了过年会回来,那就肯定会回来,若是不能回来,也肯定有消息捎回来,这不明日才过年嘛,只要能赶上年夜饭就行。”
这也是因为孙氏在意这些,就拿她自个来说,男人,两个儿子,都不能在一块儿吃年夜饭,她不还是照样打起精神陪着家里的长辈乐呵呵过年么!
没法子哦,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吧!
暂且安抚住了孙氏,杨若晴心急火燎赶回家。
照着她对骆风棠的了解,他捎来的三口箱子里肯定会夹杂家书。
比起这些东西,她更想看到他的文字,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让她遐想连篇,回味无穷。
果真,刚到后院就看到骆宝宝站在一堆礼品中间,正大声给旁边的三位长辈念家书呢。
杨若晴喘着气,没敢打断,到了近前便放轻了脚步支楞起耳朵听。
骆风棠在家书里都是报喜不报忧,说草原那边的趣事,当地过年的风俗,说自己的近况……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