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赶上过节,或是年节跟下过来,这老弟弟行会给老哥哥封红包。
红包里面,最少的时候是六百文钱,最多的时候,都有二两银子。
“说句不好听却又实在的话,他们家那屋子是孙家沟独一份的青瓦白墙的院子,这院子啊,咱家估计沾了八成的钱。”
大孙氏道,“还有翠儿爹那个里正,从前是轮不到他的,就算有能力又咋地?他又不是你大嘎公的亲生儿子,是从外面带回来的。”
“若不是因为大杰考中了秀才,还在接着准备考举人,然后咱大安中了状元,这个村的里正,谁来做都轮不到翠儿爹来做啊,比较不是真正的孙家沟人。”
最后这几句话,大孙氏说得特意压低了声。
面前的几个女孩子都是自家人,也不怕去别处说。
杨若晴也看了眼四下,道:“大舅妈,那个刘大娘,也不晓得是我敏感了不,我总觉着她跟你这问这问那,有目的。”
“啥目的?”大孙氏问。
“钱啊,米粮啊,该给的,咱家从未短缺过他们,”大孙氏又道。
“还有这趟回来办丧事,灶房这块,请道士操办法事,招呼亲戚朋友这些,全都是托付给他们两口子,操办的钱自然也是给了足够的。”
杨若晴道:“人咯。”
“啥意思啊?”大孙氏怔了下,有些迷糊。
杨若晴便把大孙氏拽到了一旁,贴耳说了几句话。
“啊?不会吧?”大孙氏惊讶出声。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