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心理学的故事 > 第69节

第69节(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对话中看出哪一个是计算机,哪一个是人,计算机就通过测试了:它可以思想。特林测试的有效性值得商榷,可是,至少,它可以证明,如果一台计算机好像能够思想,它所做的事情就算跟思维差不多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计算机能够通过特林测试。1991年11月,在波士顿计算机博物馆进行了一次特林测试。10位从大街上挑选来代表那个人的裁判,在键盘上敲出问题和说明,然后从屏幕上看到一些答案,这些答案来自好几种计算机程序中的任何一种,或者是一些看不见的人做的。最后赢得了准入的一个程序是一种商用程序,名叫pc治疗专家第三代。这里,我们从1991年11月9日的纽约时报第一版上摘录一些问题和答案:

pc治疗专家第三代:也许您在这种伙伴关系中没有得到另一方足够多的关心。

裁判:为了防止冲突或者问题出现,在这些关系中哪些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pc:我认为您没有按我的思路考虑问题。

裁判:这哪里算是对问题的答案下个问题:你认为男女私情是不现实的吗是否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pc:我倒宁愿闭着眼睛过日于。

裁判:你在男女私情中碰到过问题吗

pc:我总是想法让自己逗人喜欢。

任何把这样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看作是人类回答的裁判,他一定是对人类的对话能力有一种奇怪的理解。

到60年代,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不管他们是不是同意计算机真的会思维,都认为计算理论是一种概念上的突破;它使他们第一次能够以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处理术语描述认知的任何方面,特别是推理。再说,已经提出有关任何此类程序的步骤的假设以后,他们可以把它们从单词翻译成计算机语言,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如果结果是成功的运行,则它意味着思维的确是通过某种类似这个程序的方式在推理。因此,毫不奇怪,赫伯特西蒙说计算机是对心理学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显微镜对生物学的重要程度。也不奇怪,其它一些狂热者说,人类思维和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种属的两个物种。

求解能力是人类推理中最为重要的应用。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天生或者部分天生的行为模式进行象寻找食物、逃避天敌和筑巢等的活动。人类解决或者试图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办法,是通过学习或者创造性的推理进行的。

50年代中期,当西蒙和纽厄尔着手创立“逻辑理论器”这第一道刺激了思想的程序时,他们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是怎样解决问题的逻辑理论器花了他们一年的时间,可这个问题却占了他们15年的时间。最后的学说发表在1972年,它已经成了这个领域从今以后的工作基础。

他们主要的工作方法,按照西蒙的自传,就是两个人的集体讨论。这涉及归纳和演绎推理,类比和比喻性的思维以及想象的驰骋简单地说,任何种类的推理,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从1955年到60年代早期,当时,我们每天见面[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进行工作的。艾伦可能比我说得还多些。现在的情形肯定如此。我认为事情一向就是这样的。可是,我们谈话是有一定之规的,即,一个人可以瞎谈一通,可以没有道理,也可以模模糊糊,可是不准批评,除非你准备说得更准确一些,更有道理一些。我们谈的一些东西有些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只有少许道理,有些纯粹是胡扯,就这样乱谈一气,然后听着,一次又一次地谈。

他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工作。不管是一个人做还是一起做,他们都会记录并分析一些步骤,把他们或者别人解决难题的步骤写下来,然后把这些步骤当作程序写下来。有一个很喜欢的难题,他们一直用了好些年,就是一个孩子的不动玩具,名叫“汉诺依之塔”。如果说最简单的,它是由三块不同大小的圆片组成的中间都有孔,平底座上有三根坚杆,圆片就堆在这三根杆的其中一根上。一开始,最大的圆片在最下面,中等大的圆片在中间,最小的一个在顶层。问题是要以最少的步骤一次移动一个,不准把任何圆片放在另一个比它小的圆片上,直到它们都以同样的顺序堆在另一根竖杆上。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