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37章 归正人

第137章 归正人(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就该不该立即出兵北伐,公元1163年四月,张浚从建康回临安面见赵眘后,与史浩在殿堂里进行了一场辩论,提到一个新词汇“归正人”。我们先来看看他们之间是怎么辩论的?

张浚道:“中原沦陷已很久了,如果我们现在主张收回,中原豪杰一定会争相来帮忙去收取中原疆土。”

史浩道:“中原决然没有什么豪杰,如果有豪杰的话,他们为什么不自行起来灭亡金国呢?”

张浚道:“中原民间没有武器,因而不能自起,等到我朝大军一到,他们一定会积极响应。”

史浩道:“陈胜、吴广用锄头铲子木棒也能灭亡大秦,他们一定要等我大军到才起事,可见,他们不是豪杰。”

史浩又对赵眘道:“陈康伯打算结纳'归正人',臣担心日后必定成为陛下子孙的忧患,张浚执意用兵,一旦失败,恐怕陛下再也不能收复中原。”不幸得很,后一句话被史浩切切实实说中了,而前一句,则值得商榷。

归正人,用朱熹的解释即“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即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的统称。在史浩眼里,“归正人”是没有豪杰的,这当然是片面化,绝对化了!

我们为什么专门提出这个题目,因为“归正人”当中,有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文武全才,一生郁郁不得志,就是因为这个“归正人”身份,他的名字叫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于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拜师蔡伯坚,和党怀英同学,时号“辛、党”。成年后,两人拟出为官,用蓍草占卜,党怀英遇“坎”卦,留山东事金朝;辛弃疾得“离”卦,因此决意南归。

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耿京在山东聚义,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辛弃疾也参加了义军,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参谋长),辛弃疾劝耿京率军南归。

有位叫义端的和尚,平时喜欢谈论军事和用兵,辛弃疾以前和他有交往。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任掌书记,义端也聚集了千余人盘踞一方。辛弃疾说服义端,投靠耿京。

可是这位和尚不安分。有一晚,义端偷了耿京的大印连夜逃跑。耿京大怒,要杀掉介绍人辛弃疾。辛弃疾道:“给我三天时间,如果我没有抓获义端,你再杀我不迟。”

辛弃疾分析义端必定去投奔金人,并想通报告义军的虚实,因此快马加鞭去追赶义端,并最终抓获义端。义端道:“我认识你的命相,你是青犀牛转世,力大无穷,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没有被义端所忽悠,仍然斩下义端的头颅,回到义军中,耿京以此更加看重辛弃疾。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