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22章 起烽烟

第122章 起烽烟(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战线向东移,我们看中间“蔡州、襄阳路”。十月,金军攻通化军、守将张超击退。金军又犯信阳军,且攻陷蒋州(即光州,河南潢川),可知襄阳吴拱,派部将主动北进,收复了唐州(河南唐河),开局等于打了平手。

不久金军杀到湖北樊城,吴拱派部将翟贵、王进御敌,两将战死,但金军也损失惨重,被迫退回;随后赵撙收复了褒信县、新蔡县、平兴县。并收复蔡州(河南汝南)斩金军总管扬寓,此后在蔡州地区一直进行了拉锯战,反复争夺,应该说,“蔡州、襄阳路”,宋军也打得像模像样,势均力敌。

我们移至最东面“海路”,这是金军水军元帅苏保衡和宋军水军元帅李宝的对决。因为魏胜占据了江苏东岸的海州,金军从海路南下,这是必经之路,金人如刺在喉。分军数万围海州。魏胜派人向李宝求援,李宝亲率水军迎风北上,金军撤围而去,李宝入海州。五天后,金军再攻海州,李宝、魏胜击退,半个月后,金军第三次攻海州,李宝、魏胜又力战击退。金军终于解围而去,“海路”也站稳了脚跟。“海路”李宝至此时,仅和魏胜打陆战,尚未和金国海军真正对抗,李宝的精彩还在后头!

但是“安徽、淮阴路”形势却不容乐观。安徽、淮东、淮西地区,南宋也是严阵以待。早在九月十八日,完颜亮下令倾巢出动前,南宋朝廷下诏,命刘錡、王权、李显忠、戚方在淮河支流江苏淮阴清河口、安徽寿县颍河口、安徽怀远涡河口严防死守!

金军果然从江苏淮阴清河口及安徽怀远涡河口渡淮河,刘錡扼守在清河口,金军用毡盖船,运粮而下,刘錡命王刚率军阻击,选派善泳者凿船,金军暂时失利。但金军并未退却,第二次渡河猛攻,王刚败却。

十月初二日,金军在皇帝完颜亮的亲自督促下,在安徽怀远涡河口渡过淮河,本来,刘錡命王权扼守涡河口,但王权不听刘錡节制,擅自帅兵屯住庐州。

金军渡河后,即南下攻滁州、庐州。滁州守臣陆廉弃城逃跑,王权闻金军来,又率军回撤,屯马鞍山的昭关,知庐州龚涛弃城逃!很快金将萧琦占领滁州,完颜亮进了庐州。在庐州城北五里外,修筑土城驻军。王权听金军到了庐州,又撒丫子开跑,从昭关退到和州(安徽和县)。只要王权稍作抵抗,“安徽、淮阴路”的战况也不会如此不堪。而恰恰这一路是最重要的。

赵构听王权接连吃败仗,召杨沂中、陈康伯到内殿商议御敌对策,陈康伯力主赵构御驾亲征,赵构这次终于鼓足勇气,听从了。随后下诏亲征,命叶义问都督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参赞军事。

佐料:王权是韩世忠的部将,《宋稗类钞》卷一记载了王权的两件轶事。

韩世忠每次召军佐饮酒,巨杯无数,却不设菜肴。王权有日偷偷怀着一萝卜,韩世忠见了,大怒道:“小子如此口馋?”唤到跟前,用手顶着他额头,王权痛不可耐,又不敢做声,韩世忠放手后,王权额头都肿了,不过大家接着再饮,如没事发生一样。

韩世忠在镇江,一日晚,命帐前提辖王权去金山,并告诫不得坐船过江。王权恳请用一救生圈,带军卒到西津渡口,泅水过江,登岸后,金山寺僧人不知底细,以为鬼神,王权告以详情。僧人连呼侥幸,道:“你经过的地方是龟鳄出没之所,你不死,他日必贵!”后来王权果然成为节度使。不过,谁想得到,他竟是一位如此懦弱的逃跑将军!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